血细胞参数预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1.大连医科大学,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2.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省扬州市22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省郑州市 450003)

作者简介:

姜南,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血管内科,E-mail为Jiangnan55yun@163.com。通信作者谢勇,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E-mail为yxie88@qq.com。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Advances in the prediction of coronary in-stent restenosis by blood cell parameters
Author:
Affiliation:

1.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00, China;2.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cine, Northern Jiangsu People's Hospital, Yangzhou, Jiangsu 225000, China;3.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cine, 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Henan 450003, China)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新型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广泛使用极大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风险。然而,ISR仍然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炎症和血小板活化是ISR病理生理学的重要过程。与之相关的血细胞参数,包括细胞计数和形态参数,是临床实践中炎症反应和血小板活化的有用标志物。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强调了血细胞参数独立预测DES术后ISR发生风险的价值。比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作为一种炎症指标,被认为是ISR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发生的风险预测因子。平均血小板体积作为被广泛应用的血小板活化参数,已被证明是ISR发生风险和抗血小板药物疗效的预测因子。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分布宽度等指标也与ISR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文章对这些参数进行综述,以期对冠状动脉ISR的风险提供新的预测指标。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姜南,谷广明,谢勇.血细胞参数预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29(2):179~18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9-11-06
  • 最后修改日期:2020-02-14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