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第5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API0134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及相关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1997, 5(2):95-98.

      摘要 (1065) HTML (0) PDF 4.08 M (8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API0134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机制,采用内皮素诱导建立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用氚标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及Northernblot方法,观察了API0134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及其相关癌基因C-sis和C-mpc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API0134能逆转内皮素所致的氚标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量增多(对照组为499±92,内皮素组为617±98,API0134组为506±102),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由静止期(G0/G1期;对照组为72%,内皮素组为50%,API0134组为60%)进入DNA合成期(S期;三组分别为26%、36%和30%)和有丝分裂期(G2/M期,三组分别为2%、14%和4%),并能逆转内皮素引起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抗原、c-sis和c-mpc的mRNA表达增强。提示API0134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这种作用与生长因子及癌基因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关。

    •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1997, 5(2):99-102.

      摘要 (1071) HTML (0) PDF 4.24 M (12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体内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是否发生氧化修饰,对25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与2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的血糖、血脂、载脂蛋白及脂过氧化物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的电泳迁移率、234nm光吸收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含量的改变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浆甘油三酯、脂过氧化物和载脂蛋白B100、CⅢ、CⅢ及E显著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Ⅰ显著降低(p<0.01),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电泳迁移率均较正常人相应脂蛋白的迁移率增加,234nm光吸收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说明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不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而且极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均发生了氧化修饰。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的保护作用

      1997, 5(2):103-106.

      摘要 (1055) HTML (0) PDF 4.02 M (7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防止动脉内膜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所致再狭窄中的作用机制,采用内皮剥脱、血管条灌流和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环磷一酸尿苷、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水平。结果发现,内皮剥脱后两周,血浆及主动脉组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增加(前者对照组为9.2±1.7,去内皮组为14.1±2.0ng/L;后者对照组为7.4±1.4,去内皮组为12.2±2.0ng/g)。应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25μg/Kg)可明显改善损伤血管对乙酰胆碱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促进去内皮血管壁一氧化氮的合成;增加主动脉组织内cGMP的含量(对照组4.4±0.5,去内皮组2.0±0.5,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组3.3±0.5ng/g;p<0.01),减少内皮素的生成(p<0.01),抑制损伤部位的内膜过度憎生(p<0.01).提示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通过促进内皮的修复、抑制内膜的过度增殖而防止剥脱血管的再狭窄。

    • 脂多糖对大鼠不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1997, 5(2):112-115.

      摘要 (1007) HTML (0) PDF 3.92 M (7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Northernblot和NADPH-心肌黄酶染色显示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组织化学分析方法,观察了脂多糖对大氧心脏、主动脉和肾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被脂多糖诱导表达的动力学。结果表明,未经脂多糖处理的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在所检测的三种组织中表达活性很低,脂多糖作用于大鼠2h,心、肾和主动脉中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开始增加,6h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24h回复到对照水平。一氧化氮合成酶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大鼠的组织细胞内存在较低的组成型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被脂多糖处理不同时间后,三种组织中的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到24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提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被合成后,在组织细胞内较为稳定。

    • 致糖尿病因素对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

      1997, 5(2):115-111.

      摘要 (1050) HTML (0) PDF 5.42 M (7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荧光探针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观察高糖、高胰岛素、高胰岛素原、肿瘤坏死因子及佛波酯类物质等及糖尿病因素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的作用。高糖、高胰岛素原及肿瘤坏死因子(1~3.5Mu/L)可引起群体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p<0.01),而0.2Mu/L肿瘤坏死因子作用较弱(p<0.05),高胰岛素作用不明显(p>0.05)。动态观察可见,高糖、高胰岛素原、肿瘤坏死因子和佛波酯类物质可引起单个内皮细胞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以核区为显著。肿瘤坏死因子和高胰岛素可诱发"钙振荡",大剂量佛波酯类物质促使细胞排钙。提示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许多致病因子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细胞胞内、外钙离子水平而导致其一系列功能和结构损害。

    • 脂蛋白脂肪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

      1997, 5(2):116-120.

      摘要 (1004) HTML (0) PDF 5.24 M (10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脂蛋白脂肪酶的构效关系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病理作用机制,用牛奶纯化的脂蛋白脂肪酸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建立了30余株分泌抗牛脂蛋白脂肪酸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对其中2E5、2G10、6D7、8D2、7F4进行特征分析发现:①其抗体类别均为IgG,亚类分别为IgG1、IgG2b和IgG2b、IgG1、IgG1;②抗体效价为5×10-2~2×10-3;③5种单克隆抗体可认为识别三个不同的抗原表位;④West-ern-blot及Dot-blot结果显示各单克隆抗体均能识别纯化的脂蛋白脂肪酸,与人奶均无交叉反应,与牛奶显示不同的结合特征。

    • 巨噬细胞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细胞受体活性的影响及前列腺素E2的作用

      1997, 5(2):121-125.

      摘要 (925) HTML (0) PDF 4.69 M (8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低密度脂蛋白经细胞修饰后对细胞受体的影响及前列腺素E2的作用,利用免疫细胞化学和生物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小鼠皮肤纤维母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结合活性,结果发现修饰组的巨噬细胞胞浆及胞膜有强阳性黄褐色颗粒,而药物组仅中度着色;修饰组低密度脂蛋白与其受体结合量(54±13μg/g细胞蛋白)较对照组(144±μg/g细胞蛋白)显著下降(p<0.01);药物组受体结合量(100±11μg/g细胞蛋白)较修饰组明显提高(p<0.05)。表明细胞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能够刺激清道夫受体活性,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前列腺素E2(20mg/L)可对抗细胞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此二种受体的作用。

    • 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对实验性家兔急性心肌梗塞的影响

      1997, 5(2):126-129.

      摘要 (1045) HTML (0) PDF 4.11 M (7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对急性心肌梗塞的影响及临床应用前景,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了家兔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在此模型上亿脉注射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4μg/kg,共6次.结果发现能明显缩小心肌梗塞范围,梗塞心肌重量占心脏重量百分比分别为8.1%±2.7%和8.2%±2.1%,对照组为16.5%±3.2%(p<0.05);增加心输出量和心肌收缩力(±LVdq/dtmax显著增加);增加梗塞区心肌ATP贮备(2.9±0.4和3.2±0.3μmol/g,对照组为2.3±0.3μmol/g,p<0.01).结果提示,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梗塞心肌愈合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且这一作用明显优于临床上常用的扩血管药硝酸甘油。

    • 家兔腹主动脉球囊导管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达

      1997, 5(2):130-133.

      摘要 (1063) HTML (0) PDF 3.91 M (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观察兔腹主动脉经球囊导管损伤后0、8、24h,3天和5天时血管中膜平行肌细胞和外膜细胞凋亡的变化.提取血管组织RNA,采用反转录一多聚酶链反应测定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血管损伤后8h可见中膜平滑肌细胞凋亡增加,24h达高峰,3天和5天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外膜细胞凋亡无明显改变。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表达亦于8h明显增加,在24h达最高,与细胞凋亡存在平行关系。提示中膜平滑肌细胞凋亡是球囊导管损伤血管的一个早期反应,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酸可能参与了此过程。

    • 亮氨酸脑啡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c-fos基因表达

      1997, 5(2):134-137.

      摘要 (1009) HTML (0) PDF 4.44 M (7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脑啡肽与去甲肾上腺素一起参与血管运动的局部调节机制,用MTT法、氚标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和斑点杂交技术发现亮氨酸脑啡肽可抑制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DNA合成和c-fos基因的表达;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无上述抑制作用,但可拮抗亮氨酸脑啡肽的上述抑制作用;上述作用还可被去甲肾上腺素所拮抗。结果提示,脑啡肽通过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来参与血管运动的局部调节,这种调节可能是通过阿片受体介导的。

    • 脑络通与绞股蓝总皂甙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1997, 5(2):138-142.

      摘要 (1138) HTML (0) PDF 5.08 M (17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脑络通是用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滋肾养肝、消痰祛瘀作用。为明确其治疗效果,周脑络通与绞股蓝总甙对10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进行两盲临床对比观察,时间5个月以上。采用美国ATL公司彩色超声多谱勒血流声象系统在用药前后探测患者两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内中膜厚度,检测患者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过氧化物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部分病人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和心功能,并检测患者的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结果发现脑络通组57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15.8%(9/57)的斑块消除,47.4%(27/57)的斑块减轻,29.8%(17/57)的斑块不发展,总有效率为93%(53/57);绞股蓝组分别为0%,2.8%(1/36)和47.2%(17/36),总有效率为50%(18/36).脑络通组对斑块的消除、减轻、总有效率及斑块载面积减少方面皆明显优于绞股蓝组(p<0.01或0.05)。脑络通可使增厚的内中膜减薄。在降低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脂过氧化物,降低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等方面皆优于绞股蓝组。提示脑络通在调血脂、抗氧化、抗血栓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均有作用.在临床症状和患者心脏舒缩功能的改善方面亦优于绞股蓝组.本药长期服用对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影响,未见明显毒副反应.说明脑络通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方面疗效优于绞股蓝总皂甙,脑络通可能阻止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甚至可能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除。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中的寡核苷酸反义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1997, 5(2):143-147.

      摘要 (962) HTML (0) PDF 5.41 M (8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调节中所起的作用,用其寡核苷酸反义链和配链对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进行研究。用寡核苷酸反义链处理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氚标脱氧胸腺嘧啶核苷的掺入率较对照组下降64%,用结合实验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数目下降52%。在用反义链处理细胞时,随加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浓度的增加,氚标脱氧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率也与剂量成反比的下降。反义键的剂量为20μg/L时,氚标脱氧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率下降64%。反义链处理的细胞对加入血管紧张素Ⅱ无反应。受体数目无变化。这一发现提示了配体一受体系统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反应的重要性。受体的密度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用反义链能使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数目减少是由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的mRNA减少,这一假说在核酸酶保护实验中得到证明。

    • >研究简报
    • 人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在肌源细胞中的表达

      1997, 5(2):148-149.

      摘要 (1025) HTML (0) PDF 2.16 M (6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索人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在骨骼肌细胞表达的可能性,构建了一个由人巨细胞病毒早期增强子和促进子驱动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cDNA表达质粒。以阳离子介导其转染小鼠肌源性细胞株C2,获得成功表达,并在细胞培养液内测得有生物活性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提示有可能通过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转移至骨骼肌细胞的方法来提高人体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水平。

    •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时血脂、载脂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变化

      1997, 5(2):150-152.

      摘要 (1048) HTML (0) PDF 3.24 M (10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冠心病患者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不同分组,并与对照组相比较,测定血脂各组分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显示,冠心病二亚组与对照组间血清总胆固醇无显著差异。冠心病二亚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B、AⅠ/B、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显著异常(p<0.05或<0.01);其中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组较轻度狭窄组改变更明显(p<0.05)。提示上述参数可能对于区分冠心病患者有无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预示价值。

    • 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a)浓度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抑制物活性的关系

      1997, 5(2):153-155.

      摘要 (1000) HTML (0) PDF 3.35 M (8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了解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a)浓度与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脂蛋白(a)促血栓形成的机理,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0例冠心病患者与20名健康人脂蛋白(a)浓度,并以底物显色法测定其血浆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活性。结果发现,冠心病组血脂蛋白(a)浓度和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脂蛋白(a)浓度与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活性无关,而与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血浆高脂蛋白(a)浓度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纤溶与凝血功能失去平衡,促进了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与动脉硬化的发展,进而导致和加重冠心病。

    •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变形能力和粘附功能及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变化

      1997, 5(2):156-158.

      摘要 (1013) HTML (0) PDF 3.16 M (7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白细胞变形能力、粘附功能和细胞粘附分子与冠心病的关系,检测了188例冠心病患者和68例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滤过指数、粘附率、白细胞CD18表达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浓度变化。结果发现,冠心病病人白细胞滤过指数、粘附率、白细胞CD18表达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浓度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各指标增高较不稳定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塞更明显(p<0.001)、冠心病病人白细胞滤过指数、粘附率与白细胞CD18表达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浓渡呈正相关(r=0.679~0.764,p<0.001),白细胞滤过指数与粘附率呈正相关(r=0.663,p<0.001)。提示白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粘附功能和CD18表达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浓度增高,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且与病情变化有关。

    • >文献综述
    • 人载脂蛋白E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1997, 5(2):159-161.

      摘要 (987) HTML (0) PDF 4.73 M (7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载脂蛋白的基因变异与血脂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测定这些变异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载脂蛋白E是参与血脂转运和代谢的重要截脂蛋白.载脂蛋白E基因编码第112位和第158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存在着变异,分别构成了E2、E3和E4等位基因.以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来测定载脂蛋白E的基因变异,具有准确、简便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被用来研究载脂蛋白E不同等位基因的生物活性以及与异常脂蛋白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

      1997, 5(2):162-167.

      摘要 (983) HTML (0) PDF 7.55 M (7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血脑屏障保护脑组织免受内环境某些因素的影响、维持正常脑细胞功能已为众所周知,但其结构基础及分子机制知者甚少.近年来研究发现,血脑屏障的结构基础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紧密连接、星形细胞、周皮细胞、血管周围的小胶质细胞和基膜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细胞系统,以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为主。并相继发现了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内皮细胞的吸附内吞、星形胶质细胞与血管之间的微粒正交排列、基膜的第二屏障作用等。文未还综述了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调节及临床意义.

    • 原发性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缺乏症

      1997, 5(2):168-171.

      摘要 (1050) HTML (0) PDF 4.54 M (6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原发性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缺乏症是一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缺陷导致脂质代谢紊乱的分子病。根据其生物化学和临床表现分为鱼眼病和家族性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缺乏症,导致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缺陷的基因突变包括碱基置换、缺失和插入。其突变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内皮素及其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1997, 5(2):172-176.

      摘要 (926) HTML (0) PDF 6.33 M (7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来的研究表明,内皮素及其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冠心病临床也有迹象表明内皮素系统参与了其发病。本文对此作一综述,并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的意义和前景。

    • 凝血酶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研究进展

      1997, 5(2):177-180.

      摘要 (1018) HTML (0) PDF 4.88 M (7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凝血酶是血管平滑细胞表达的选择增殖促进剂,其作用通过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的选择性受体所介导。凝血酶受体的激活导致细胞内信号传递和内源性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链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的产生。凝血酶抑制剂可阻断凝血酶受体的激活、细胞内信号传递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链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凝血酶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可被抗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抗体所阻断,因而认为凝血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链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自分泌和(或)旁分泌来实现的。

    • 热休克蛋白对动脉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1997, 5(2):181-184.

      摘要 (874) HTML (0) PDF 4.81 M (6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是由20余种蛋白质组成的蛋白质家族的总称。从原生细胞、动物到人类,不同种属的HSP的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1]。根据HSP分子量不同,分为HSP90(分子量90kDa)、HSP70(分子量70kDa)、HSP60和小分子量的HSP族。由于不同种属INHSP的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宿主对病原体的HSP和对自身的HSP可产生交叉免疫反应,因此HSP具有抗原性。某些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系统性硬化症?...

    • >争鸣
    • 当前的血总胆固醇正常值应予修订

      1997, 5(2):185-187.

      摘要 (1070) HTML (0) PDF 3.74 M (7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试验已经完全证实,降低血总胆固醇水平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血总胆固醇水平的测定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防治对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血总胆固醇水平的测定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检验,作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而且也常常被列入成年人健康体格检查的测定项目,主要用于评估机体患冠心病危险程度的高低。然而....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