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25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实验研究
    • Klotho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2017, 25(6):541-547. CSTR:

      摘要 (1090) HTML (0) PDF 12.46 M (8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Klotho基因(抗衰老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 分离、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慢病毒介导Klotho转染至BMSC中,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MSC中Klotho mRNA的表达。制备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BMSC组(EGFP-BMSC组)、EGFP-Klotho-BMSC组。细胞移植28天后多普勒超声检测心功能,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存活及分布,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检测心肌胶原沉积含量和心肌纤维化程度。 结果 Klotho转染BMSC后,BMSC中Klotho mRNA表达明显增多(P<0.05)。 移植28天后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与EGFP-BMSC组及模型对照组比较,EGFP-Klotho-BMSC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P<0.05)。EGFP-BMSC组及EGFP-Klotho-BMSC组心肌纤维化程度较模型对照组减轻(P<0.05), EGFP-Klotho-BMSC组较EGFP-BMSC组心肌纤维化改善更为明显(P<0.05)。 结论 Klotho基因联合BMSC治疗可进一步抑制心肌纤维化,减少心肌间质胶原沉积,改善心功能。

    • 普罗布考对炎性单核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2017, 25(6):548-552. CSTR:

      摘要 (1182) HTML (0) PDF 7.78 M (8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对炎性单核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用8周龄C57BL/6小鼠制备脾脏单细胞悬液,以100 kU/L重组干扰素γ诱导单核细胞亚群分化,再以25、50、100 μmol/L普罗布考干预,观察其对各单核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用抗-CD11b-PE及抗-Ly-6C-FITC抗体进行细胞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单核细胞亚群的分化情况,再以Flowjo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以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探针,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单核细胞亚群中活性氧(ROS)水平。用NADPH氧化酶试剂盒检测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 结果 25、50、100 μmol/L普罗布考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脾脏原代细胞中Ly-6Chi炎性单核细胞亚群的分化。Ly-6C+炎性单核细胞亚群中ROS水平是Ly-6C-炎性单核细胞亚群的2倍,同时25、50、100 μmol/L普罗布考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y-6C+炎性单核细胞亚群中ROS的产生。100 μmol/L普罗布考显著抑制THP-1细胞内NADPH氧化酶的活性。 结论 普罗布考可能通过干预NADPH氧化酶活性,从而抑制Ly-6Chi炎性单核细胞亚群的分化及其ROS的产生。

    • MicroRNA-155通过CEH影响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

      2017, 25(6):553-558. CSTR:

      摘要 (1106) HTML (0) PDF 8.37 M (7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microRNA-155(miR-155)通过干扰人THP-1单核巨噬细胞内胆固醇酯水解酶(CEH)的表达来影响巨噬细胞泡沫化形成的机制。 方法 通过油红O染色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胆固醇酯(CE)含量,观察阳性细胞率和细胞内胆固醇酯(CE)含量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上述各组细胞内CEH、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 A1(ABCA1)、清道夫受体(SR-A)的表达变化。 结果 转染 miR-155 mimics 的细胞阳性比率、胆固醇酯、游离胆固醇(FC)、总胆固醇(TC)含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P<0.05);miR-155 mimics组细胞阳性比率、胆固醇含量和SR-A的表达均被明显降低(P<0.05),而CEH和ABCA1的表达被明显增强(P<0.05); miR-155 mimics+siRNA-CEH和siRNA-CEH组细胞阳性比率、胆固醇含量和SR-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而CEH和ABCA1的表达被明显降低(P<0.05)。 结论 高表达的miR-155可以明显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形成,该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巨噬细胞内CEH的表达进而影响ABCA1和SR-A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得以实现。

    • 辣椒素对高盐致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017, 25(6):559-565. CSTR:

      摘要 (1197) HTML (0) PDF 9.23 M (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辣椒素对高盐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 方法 组织贴壁法培养原代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根据MTT结果绘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曲线,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传至第4代去血清同步化24 h,不同浓度辣椒素(0.01 μmol/L、0.1 μmol/L、1 μmol/L、10 μmol/L、100 μmol/L)进行高盐培养72 h, MTT比色法检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情况,选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辣椒素浓度进行后续实验。CCK-8检测渗透压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增殖周期,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瞬时受体电位家族香草醛1型受体(TRPV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瞬时受体电位家族香草醛1型受体的蛋白表达。 结果 MTT结果显示,辣椒素浓度为10 μmol/L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开始受抑制,100 μmol/L时抑制作用增强(P<0.05),选取10 μmol/L辣椒素进行后续实验。CCK-8结果显示,高盐组细胞明显增殖,而甘露醇组、正常组和高盐+辣椒素组无差异。流式细胞仪测得高盐组G0/G1、G2/M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S期细胞比例增多(P<0.05);与高盐组比较,高盐+辣椒素组G0/G1、G2/M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S期细胞比例下降(P<0.05)。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盐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核增多,蛋白表达增加(P<0.05),而高盐+辣椒素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核减少,蛋白表达减少(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盐组瞬时受体电位家族香草醛1型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0.05),辣椒素组则增加(P<0.05)。 结论 辣椒素可抑制高盐所致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瞬时受体电位家族香草醛1型受体表达有关。

    • 载脂蛋白AⅠ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的转录表达

      2017, 25(6):566-570. CSTR:

      摘要 (1046) HTML (0) PDF 4.62 M (8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Ⅰ(ApoAⅠ)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巨噬细胞表达TNF-α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雄性ApoE-/-小鼠高脂饲养12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ApoAⅠ组、AG490(特异性JAK2抑制剂)+ApoAⅠ组。处死前第1、3天分别予以生理盐水、ApoAⅠ(40 μg/g)及AG490(4 μg/g)+ApoAⅠ(40 μg/g)干预,各组处死前12 h腹腔注射脂多糖(LPS),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TNF-α浓度。THP-1细胞来源的泡沫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poAⅠ组、AG490+ApoAⅠ组,予以相应干预后加入LPS孵育,检测各组上清液TNF-α浓度及细胞中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poAⅠ能显著降低LPS刺激的小鼠血浆TNF-α浓度(P<0.01);予以AG490后,ApoAⅠ抑制TNF-α分泌的作用明显减弱(P<0.05)。体外研究表明ApoAⅠ能抑制LPS诱导的TNF-α转录与表达(P<0.01),但予以AG490后,削弱了ApoAⅠ的抗炎作用(P<0.05)。 结论 ApoAⅠ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TNF-α的转录表达。

    • 丹参乙酸镁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程序性坏死的作用及机制

      2017, 25(6):571-575. CSTR:

      摘要 (1034) HTML (0) PDF 6.01 M (10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乙酸镁(MLB)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细胞程序性坏死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采用大鼠左冠状动脉侧支阻断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缺血1 h后再灌注3 h,建立心肌IR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IR组、MLB低剂量(10 mg/kg)+IR组、MLB高剂量(30 mg/kg)+IR组、Necrostatin-1(Nec-1;3 mg/kg)+IR组、溶媒(生理盐水)+IR组(n=6~8)。氯化三苯四唑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及RIPK3表达水平。 结果 高剂量MLB可显著减轻IR大鼠心肌梗死面积、CK释放和改善心肌组织结构,伴随抑制RIPK1及RIPK3蛋白表达上调,该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Nec-1。 结论 MLB具有抗心肌细胞程序性坏死作用,其机制与抑制RIPK1和RIPK3的蛋白表达有关。

    • 胆固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作用

      2017, 25(6):576-581. CSTR:

      摘要 (1143) HTML (0) PDF 6.99 M (10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胆固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株(VSMC),以12.5 mg/L、25.0 mg/L、50.0 mg/L不同浓度胆固醇(CH)分别作用细胞24 h、48 h、72 h后,MTT法检测VSMC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进入S期的数量;EDU试剂盒检测CH作用后细胞的DNA合成;划痕实验检测VSMC迁移情况;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miR145的表达水平。 结果 12.5 mg/L、25.0 mg/L、50.0 mg/L CH作用VSMC后可增加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进入S期的VSMC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迁移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25.0 mg/L、50.0 mg/L CH可诱导VSMC DNA合成增加,并且明显降低miR-145的表达水平(P<0.05)。 结论 CH可诱导VSMC进入S期细胞增多,促进细胞增殖,并且增加细胞的DNA合成及细胞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iR-145的表达有关。

    • >临床研究
    • 靶向PPARγ的miRNA在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7, 25(6):582-589. CSTR:

      摘要 (1073) HTML (0) PDF 9.77 M (8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靶向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的miRNA,在这些miRNA中寻找与支架内再狭窄(ISR)密切相关的miRNA,并初步探索其临床意义。 方法 利用Cytoscape及其插件构建miRNA与PPARγ的作用网络,筛选出靶向PPARγ的关键mi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这部分miRNA在ISR人群中的表达差异,再通过ROC曲线评估miRNA对ISR患者的临床识别能力。 结果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iR-27a/b对PPARγ的调控作用较强;而miR-130a/b则能调控该网络中更多的基因。Real-time PCR发现miR-27a/b和miR-130a在ISR组较non-ISR组存在差异性表达(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miR-27a对ISR具有一定的临床识别能力(AUC =0.884,95% CI 0.768~1.00,P<0.001)。 结论 miR-27a/b和miR-130a/b是靶向于PPARγ的主要miRNA,miR-27a/b和miR-130a在ISR中差异性表达,miR-27a可能对识别ISR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围手术期B7-H3、B7-H4的影响

      2017, 25(6):590-593. CSTR:

      摘要 (1088) HTML (0) PDF 2.65 M (7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B7-H3和B7-H4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 mg/d,n=40)和强化剂量组(阿托伐他汀80 mg/d,n=40),分别于PCI术前和术后18~24 h收集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血清可溶性B7-H3(sB7-H3)、可溶性B7-H4(sB7-H4)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B7-H3、B7-H4 mRNA相对表达量。 结果 两组患者PCI术后IL-10、sB7-H3、sB7-H4水平和B7-H3、B7-H4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其中强化剂量组升高更显著(P<0.05)。相反,两组患者PCI术后IL-4、IFN-γ水平均降低,且强化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下降更明显(P<0.05)。 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促进B7-H3、B7-H4表达,从而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免疫炎症反应。

    • 斑块钙化对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2017, 25(6):594-598. CSTR:

      摘要 (1432) HTML (0) PDF 4.11 M (7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定性、定量分析斑块钙化对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后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24例,共375处明显狭窄病变,其中234处为钙化病变。比较斑块不同钙化程度、钙化斑块血管直径、钙化斑块长度和钙化斑块血管分布对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的影响。 结果 对轻中度钙化斑块和重度钙化斑块,双源CT分别高估管腔狭窄6.8%(P=0.0028)和18.8%(P<0.0001),且高估狭窄在重度钙化斑块中更明显(P=0.002)。对血管直径较小和血管直径较大的钙化斑块,双源CT分别高估管腔狭窄7.2%(P=0.0026)和17.1%(P<0.0001),且高估狭窄在血管直径较大时更明显(P=0.001)。对不同长度的钙化斑块,双源CT的诊断准确性未见差异(P=0.792)。 结论 斑块钙化使双源CT高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且钙化程度重和血管直径较大时更易出现。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现象与生长分化因子15的相关性

      2017, 25(6):599-603. CSTR:

      摘要 (1079) HTML (0) PDF 3.14 M (8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 方法 连续入选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43例,入院后24 h内抽血测定GDF-15浓度,并根据介入手术中是否出现无复流现象分为无复流组与血流正常组,比较两组GDF-15表达水平的差异,评估GDF-15对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 结果 无复流组44例,平均年龄67.00±13.04岁,血流正常组(对照组)199例,平均年龄65.54±12.98岁。无复流组患者GDF-15浓度高于血流正常组患者(1073.43±364.38 ng/L比714.10±340.98 ng/L,P<0.001)。GDF-15预测无复流现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95%CI为0.766~0.892。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GDF-15(OR:1.003,95%CI:1.001~1.004,P<0.001)和女性(OR:2.996,95%CI:1.358~6.610,P=0.007)是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GDF-15和女性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7, 25(6):604-609. CSTR:

      摘要 (1055) HTML (0) PDF 3.51 M (7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探讨CHF患者伴发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就诊于本院心内科的CHF患者385例,其中男性211例,女性174例,平均年龄69.62±8.59岁。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按照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将CHF患者分为肾功能不全组[eGFR<60 mL/(min·1.73 m2)]和非肾功能不全组[eGFR≥60 mL/(min·1.73 m2)]。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基础疾病、伴随疾病、对比剂应用史、心脏超声参数、肾功能指标、血脂、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F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结果 385例CHF患者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约为4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高血压病、贫血、糖尿病、心房颤动在肾功能不全组和非肾功能不全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不全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胱抑素C和NT-proBNP水平较非肾功能不全组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红蛋白水平较非肾功能不全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1.543,95%CI 1.067~2.231)、NYHA心功能分级(OR 1.840,95%CI 1.054~3.212)、高血压病史(OR 1.967,95%CI 1.175~3.292)以及胱抑素C(OR 1.989,95%CI 1.027~3.851)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独立相关。 结论 CHF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高龄、NYHA心功能Ⅳ级、高血压病史以及血清高胱抑素C水平是CHF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

    •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

      2017, 25(6):610-613. CSTR:

      摘要 (1459) HTML (0) PDF 5.93 M (8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双源CT对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5153例临床资料,分析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CT特征。 结果 5153例患者中,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共141例(2.74%),其中主干起源异常102例(1.98%),分支起源异常39例(0.76%)。 结论 双源CT能够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走行,为临床制定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 单能量+技术在颈部动脉夹层直接征象评估中的运用

      2017, 25(6):614-617. CSTR:

      摘要 (1295) HTML (0) PDF 4.36 M (8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单能量+(Monoenergetic+)后处理技术对颈部动脉夹层直接征象的显示价值。 方法 收集经CT动脉血管造影(CA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ADSA)证实的颈动脉夹层43例。行双能量CT非增强成像(DENECT)扫描获得数据,使用单能量+技术处理。DENECT对颈部动脉夹层直接征象的显示率采用χ2检验;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检验。 结果 收集的43例病例累及51条血管、51个部位。43例单能量+技术处理的NECT图像,16例明确显示动脉夹层直接征象,27例未明确。DENECT动脉夹层直接征象的显示明显优于CADSA (P<0.05);DENECT与CACTA比较,除椎动脉夹层显示CACTA优于DENECT外(P<0.05),颈动脉、椎颈动脉共同罹患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且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达到61%以上,准确性达到66%以上。 结论 单能量+技术为动脉夹层的急诊筛查提供了新方法。

    • >流行病学研究
    • 累积甘油三酯暴露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联

      2017, 25(6):618-622, 634. CSTR:

      摘要 (1646) HTML (0) PDF 4.19 M (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累积甘油三酯暴露(cumTG)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 方法 选择开滦研究人群中卒中队列、老年人群队列和妊娠高血压队列23499例组成观察人群,最终纳入研究队列的为14662例。根据cumTG将研究对象进行四分位分组。采用偏相关分析cumTG与BaPWV的相关性,多因素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umTG对BaPWV的影响。 结果 随着cumTG的增加,平均BaPWV水平和BaPWV≥1400 cm/s的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umTG与BaPWV呈正相关(r=0.512,P<0.05);校正了年龄、性别后cumTG与BaPWV仍呈正相关(r=0.322,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umTG每增加1 mmol/L·year,BaPWV增加4.507 cm/s。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后,与cumTG第一分位组相比,cumTG第二分位组、第三分位组、第四分位组均是BaPWV≥1400 cm/s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667(1.505~1.845)、2.384(2.111~2.691)、3.287(2.887~3.741)。 结论 cumTG与BaPWV呈正相关关系。cumTG是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加的危险因素。

    • >文献综述
    • 细胞炎症反应与脂质代谢的相互作用及调节

      2017, 25(6):623-629. CSTR:

      摘要 (1387) HTML (0) PDF 3.28 M (26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讨论了脂质代谢紊乱与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脂质代谢失衡诱发炎症反应;脂蛋白异常修饰和异常定位调节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紊乱通过影响单核细胞、M1/M2漂移、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含pyrin结构域蛋白3炎症小体等诱导炎症反应。而炎症促进细胞对脂质的摄取和蓄积,抑制细胞脂质流出,与脂代谢紊乱共同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Caveolae/ Caveolin、核因子κB通路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通路等调节了炎症与脂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

    • 不同组织内脂蛋白脂酶的调节研究新进展

      2017, 25(6):630-634. CSTR:

      摘要 (11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脂肪组织脂蛋白脂酶(LPL)受血管生成素样蛋白的调节进而影响脂肪能的储存及供能,心肌LPL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的调节进而影响心脏供能不足时对游离脂肪酸的摄取,而巨噬细胞LPL受微小RNA的调节进而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不同组织LPL的调节受到多种调节因子影响,且对机体影响不同。本文主要综述LPL在脂肪组织、心肌和巨噬细胞的调节,以及相关蛋白对LPL活性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明确LPL在各种组织中的作用和意义。

    •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网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的作用

      2017, 25(6):635-639. CSTR:

      摘要 (1372) HTML (0) PDF 3.51 M (14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血管壁长期渐进性的炎性病理过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所引起的急性心血管事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近年来中性粒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向胞外释放网状结构,即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网。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网在自身免疫疾病、急性肺损伤、深静脉血栓等疾病中具有致病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网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相关,其标志物可以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因子,预测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及疾病预后。本文将就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网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单纯性肾囊肿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2017, 25(6):640-643. CSTR:

      摘要 (1232) HTML (0) PDF 2.43 M (1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单纯性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肾囊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单纯性肾囊肿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但肾囊肿的大小、位置、数量等与高血压的关系尚不明确,且二者之间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可能机制进行系统综述,以明确单纯性肾囊肿能否作为高血压的独立预测指标及临床干预靶点。

    • 西洛他唑的药理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7, 25(6):644-648. CSTR:

      摘要 (1159) HTML (0) PDF 2.81 M (32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西洛他唑是一种独特的血小板抑制剂,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已有20余年。作为一种磷酸二酯酶Ⅲ型抑制剂,西洛他唑具有可逆性抑制血小板聚集、血管扩张和抗增殖作用,其广泛应用于外周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疾病等。本文就西洛他唑的药理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