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26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论坛
    • 关注ACE2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2018, 26(5):433-437.

      摘要 (1151) HTML (0) PDF 2.78 M (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新成员,目前认为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心肌病(DCM)及阿霉素心肌病(ACM)的过程密切相关。ACE2具有抑制血管重构及心肌重构的作用,在以上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实验研究
    • 血管紧张素(1-7)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

      2018, 26(5):438-444.

      摘要 (1189) HTML (0) PDF 8.37 M (8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处理H9c2心肌细胞12 h建立心肌细胞凋亡模型,Ang(1-7)或PI3K抑制剂LY294002与H9c2心肌细胞共处理12 h观察对ISO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H9c2心肌细胞生长情况,采用MTS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相对细胞活性,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p-Akt及Akt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ISO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9c2心肌细胞的相对细胞活性,Ang(1-7)呈浓度依赖性逆转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相对活性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ISO组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和p-Akt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Ang(1-7)可抑制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增加,减少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和p-Akt蛋白表达量。LY294002预处理后Ang(1-7)对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弱,表现为心肌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Akt蛋白表达量减少。结论 ISO能诱导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而Ang(1-7)能抑制ISO诱导的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在Ang(1-7)抑制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中起到关键作用。

    • 化瘀祛痰方通过调控HIF-1α/VEGF/VEGFR-2通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脂质斑块

      2018, 26(5):445-450.

      摘要 (1051) HTML (0) PDF 5.19 M (5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化瘀祛痰方调控HIF-1α/VEGF/VEGFR-2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脂质斑块的影响,探讨化瘀祛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实验组45只。实验组45只家兔通过免疫性内皮损伤合并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8周后,将实验组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及辛伐他汀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4周后取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HE和油红O染色观察家兔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测量内膜、中膜厚度;免疫组化法测定CD31平均光密度值;ELISA检测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HIF-1α、VEGF、VEGFR-2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血清TG、TC、LDLC水平较对照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化瘀祛痰方组和辛伐他汀组血清TG、TC、LDLC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或P<0.01),HDLC含量均升高(P<0.05或P<0.01)。病理染色可见模型组主动脉内膜细胞增生,有大量泡沫细胞和脂质沉积,经化瘀祛痰方和辛伐他汀治疗后均可见明显改善。模型组内膜、中膜厚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厚(P<0.01),而化瘀祛痰方组和辛伐他汀组较模型组显著减小(P<0.01)。模型组主动脉CD31平均光密度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化瘀祛痰方组和辛伐他汀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血清HIF-1α和VEGF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化瘀祛痰方组和辛伐他汀组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或P<0.01)。模型组主动脉HIF-1α、VEGF、VEGFR-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经化瘀祛痰方和辛伐他汀治疗后,两组主动脉HIF-1α、VEGF、VEGFR-2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 化瘀祛痰方稳定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块,其机制可能与调控HIF-1α/VEGF/VEGFR-2通路抑制血管新生有关。

    • 克拉屈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制

      2018, 26(5):451-456.

      摘要 (1020) HTML (0) PDF 6.26 M (5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克拉屈滨(2-CdA)对内皮细胞活力、迁移、周期和分泌活性的影响,以评估2-CdA在临床应用中对心血管的影响。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2-CdA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吖啶橙/溴化乙啶法检测细胞凋亡;Gries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在0.4~40 μmol/L浓度范围,2-CdA对内皮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为4.126 μmol/L。随药物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2-CdA的抑制作用增强;2-CdA高浓度长时间作用可导致内皮细胞凋亡。5 μmol/L 2-CdA作用内皮细胞后,细胞迁移能力受抑制,细胞周期明显阻滞在S期。吖啶橙/溴化乙啶细胞染色结果显示,高浓度2-CdA可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5 μmol/L 2-CdA作用内皮细胞后导致NO和VEGF含量减少。结论 2-CdA具有内皮细胞毒性作用,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并导致细胞凋亡。

    • 高表达microRNA-22改善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

      2018, 26(5):457-462.

      摘要 (876) HTML (0) PDF 9.78 M (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高表达microRNA-22对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构建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用携带microRNA-22的腺病毒载体转染至心肌梗死周围区域,观察高表达microRNA-22对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保护作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力竭游泳检测运动能力,HE及Masson染色检测心肌微结构及纤维化,Western blot检测PTEN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高表达microRNA-22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9.38%±2.51%比42.29%±2.74%,P<0.05)及短轴缩短率(FS)(24.24%±0.64%比22.59%±0.73%,P<0.05) 较空载腺病毒组升高,心脏收缩功能维持较好;高表达microRNA-22组力竭运动时间较空载腺病毒组延长(8.13±1.01 min比7.02±1.32 min,P<0.05),小鼠整体运动能力改善;高表达microRNA-22组小鼠HE染色示心肌结构维持较好,Masson染色示心肌纤维化程度较轻;高表达microRNA-22组心肌梗死周围区域内microRNA-22表达增加(6.66±2.01比1.22±0.07,P<0.05),PTEN蛋白表达下降(0.63±0.19比2.23±0.44,P<0.05)。 结论 小鼠心肌梗死后在体高表达microRNA-22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及运动能力,改善心肌微结构,减轻心肌纤维化。

    • 适配体介导的MRI-As靶向造影剂的动物体内实验

      2018, 26(5):463-466.

      摘要 (1065) HTML (0) PDF 4.09 M (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合成一种靶向于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的核磁共振成像(MRI)纳米造影剂,为开发新型动脉粥样硬化MRI诊断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运用自主研发的对泡沫细胞具有靶向性的寡合苷酸适配体PM1,与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耦联,制备出具有靶向作用的MRI造影剂,命名为MRI-As。用高脂饲料饲养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As动物模型,苏丹红Ⅳ染色鉴定主动脉As病变。MRI成像仪检测MRI-As造影剂对As小鼠斑块MRI成像的影响。结果 ApoE-/-小鼠模型动物MRI显像可以观察到主动脉壁毛糙,As病灶呈高信号亮点,与周围组织形成良好对比,中心信号较高,较均匀,边缘较清楚。注射MRI-As造影剂后,As病变区信号强度呈下降趋势,管壁不光滑,呈多发斑点状信号的缺损。对照组动物注射MRI-As造影剂后,血管壁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MRI-As造影剂对As病变能起到主动靶向作用,利用Fe3O4纳米粒对As病变的阴性对比效果,显著提高了As病变的MRI图像分辨率,具有As MRI影像的新型、快速、高效、无创、无辐射造影剂的潜质。

    • 转染HO-1基因的巨噬细胞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区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

      2018, 26(5):467-473.

      摘要 (1000) HTML (0) PDF 9.07 M (5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移植转染血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的巨噬细胞在减轻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区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Mφ)并分为对照组、腺病毒(Ad)空载体转染巨噬细胞组(Ad-Mφ组)、含HO-1基因的Ad转染巨噬细胞组(Ad-HO-1-Mφ组)。检测各组的细胞增殖活力、HO-1蛋白表达量及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等细胞因子表达量。另以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SD大鼠AMI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Ad-Mφ移植组和Ad-HO-1-Mφ移植组,分别于心肌梗死区多点注射磷酸缓冲液(PBS)、含Ad-Mφ (2×109/L)的PBS液、含Ad-HO-1-Mφ(2×109/L)的PBS液各100 μL,5天后处死各组大鼠,取梗死区心肌组织检测HO-1 蛋白及IL-12、TNF-α、IL-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表达量,同时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 结果 腺病毒转染本身不影响巨噬细胞活力,但却能将HO-1基因转入巨噬细胞并获得高效表达(P<0.05),转染HO-1基因的巨噬细胞可明显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6表达并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均为P<0.05)。与对照组及Ad-Mφ移植组比较,Ad-HO-1-Mφ移植组心肌梗死区H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促炎因子TNF-α、IL-12、MCP-1表达减少而抗炎因子IL-10表达增加,对应的T-AOC 升高而MDA显著降低(均为P<0.05)。 结论 Ad-HO-1-Mφ能够高表达HO-1蛋白并向具有抗炎特性的M2型极化。将Ad-HO-1-Mφ移植到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区仍能高表达HO-1蛋白并显著减轻梗死区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

    • 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功能的影响

      2018, 26(5):474-478.

      摘要 (1034) HTML (0) PDF 3.87 M (4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6只SD雄性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干预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干预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干预后1周和3周时,行心脏彩色超声以测定心功能指标,采集血清并测定心肌损伤标志物以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每组大鼠均存活10只。干预后1周和3周时,模型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LVEDd、LVESd均明显低于模型组,LVEF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干预后1周时,模型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血清CK-MB、cTnI、cTnT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后3周时,模型组血清cTnI、cTn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大鼠血清cTnI、cTnT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后1周和3周时,模型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血清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SOD、GSH-Px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能够减轻AMI大鼠的心肌细胞损伤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心功能。

    • swiprosin-1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巨噬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表达影响

      2018, 26(5):479-484.

      摘要 (1243) HTML (0) PDF 5.04 M (5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swiprosin-1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巨噬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swiprosin-1的表达水平。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巨噬细胞THP-1、平滑肌细胞VSMC、内皮细胞EC-304,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wiprosin-1的表达水平。巨噬细胞THP-1转染swiprosin-1 siRNA和siRNA control,经ox-LDL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含量。结果 swiprosin-1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swiprosin-1在ox-LDL处理后的巨噬细胞THP-1中表达水平最高,而在平滑肌细胞VSMC、内皮细胞EC-304中表达水平极低。ox-LDL处理后巨噬细胞THP-1凋亡率高达21.64%±1.88%,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含量也明显升高。干扰swiprosin-1表达后的巨噬细胞THP-1经ox-LDL处理后凋亡率下降为15.25%±1.10%,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6含量也明显下降。结论 swiprosin-1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表达升高,降低swiprosin-1表达能够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和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分泌。

    • 姜黄素对维生素D3和尼古丁诱导血管钙化大鼠血管中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影响

      2018, 26(5):485-490.

      摘要 (1297) HTML (0) PDF 5.60 M (6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组织蛋白酶D(CTSD)在大鼠动脉钙化模型中的表达以及姜黄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钙化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钙化组大鼠用维生素D3和尼古丁处理,干预组大鼠在钙化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姜黄素干预。用von Kossa染色检测血管钙化,试剂盒检测血管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Runx2和CTSD的蛋白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TSD在血管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维生素D3和尼古丁能够诱导经典大鼠钙化模型,von Kossa染色结果显示钙化组大鼠胸主动脉有大量黑色颗粒沉积,血管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MP-2和Runx2表达显著上调;使用姜黄素干预后,与钙化组相比,大鼠胸主动脉钙化程度明显减轻,血管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BMP-2和Runx2表达下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钙化组CTSD表达上调且大量分布在细胞外基质中,姜黄素能够显著下调CTSD的表达并减少其在细胞外基质中的分布。结论 姜黄素具有抑制血管钙化的作用,可能与其能够减少CTSD在细胞外基质中的表达有关。

    • >临床研究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标志物miR-24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8, 26(5):491-496.

      摘要 (1045) HTML (0) PDF 4.12 M (5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深入调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miR-24及其靶标YKL-40的变化及作用机制,探讨血清miR-24作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潜在分子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患者61例,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单纯冠心病组(CHD)、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DM+CHD),并且同期选取32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人群作为对照组。Gensini积分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qRT-PCR检测血清miR-24及靶标YKL-40 mRNA变化;ELISA检测血清YKL-40蛋白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iR-24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效率。结果 miR-24在DM+CHD组患者血清中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CHD组,并且单纯CHD组血清miR-24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对的,DM+CHD组患者血清YKL-40 mRNA和蛋白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纯CHD组,同时单纯CHD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24水平对区分DM+CHD和非DM+CHD以及DM+CHD和CHD患者均具备较高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CI分别为0.919(95% CI:0.856~0.983)和0.901(95% CI:0.814~0.988)。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miR-24呈下调变化趋势并且具有较高DM+CHD诊断价值,提示血清miR-24是潜在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早期诊断标志物。

    • 血尿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的影响

      2018, 26(5):503-506.

      摘要 (924) HTML (0) PDF 2.65 M (5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尿酸水平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纳入1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是否增高分为血尿酸正常组(n=95)和血尿酸增高组(n=55),比较两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血尿酸增高的55例患者中,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27.27%(15/55),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的患者[10.53%(10/95),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造影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尿酸水平(OR 1.007,95%CI 1.001~1.013,P=0.014)及造影剂用量(OR 1.035,95%CI 1.017~1.054,P=0.000)。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尿酸升高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风险增大是独立相关的。

    • 伊布利特转复老年新发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8, 26(5):507-511.

      摘要 (945) HTML (0) PDF 3.49 M (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伊布利特转复老年(>65岁)新发持续性心房颤动(PAF)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LV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00例老年新发PAF合并LV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伊布利特组(n=50)采用伊布利特静脉注射转复,首次剂量1 mg,稀释后缓慢注射;胺碘酮组(n=50)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转复,首次剂量150 mg,稀释后缓慢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30 min内、60 min内、4 h内、24 h内的转复率,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48 h左心室功能指标(LVEDD、LVESD、LVEF及NT-proBNP),并记录两组患者转复用药过程中(24 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 伊布利特组患者用药后30 min内、60 min内、4 h内、24 h内PAF转复率均高于胺碘酮组(P<0.01或P<0.05),伊布利特组患者PAF的平均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组(t=-3.232,P=0.002),伊布利特QTc平均恢复时间短于胺碘酮(t=-17.743,P=0.000)。治疗48 h后,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LVEF及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而伊布利特组改善更显著(P<0.01或P<0.05)。伊布利特组患者短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胺碘酮组(χ2=4.762,P=0.029),伊布利特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短于胺碘酮组(t=-11.622,P=0.000)。结论 与胺碘酮相比,伊布利特用于转复老年新发PAF合并LVD起效快,转复率高,左心室功能改善显著,安全性好。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Ⅲ水平的意义分析

      2018, 26(5):512-516.

      摘要 (887) HTML (0) PDF 3.06 M (5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C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共110例,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84例)与非冠心病组(26例)。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症、吸烟史;血生化指标等资料,包括血清肌钙蛋白I、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脑钠肽、射血分数;血清炎症指标资料,包括血清胱抑素C及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每位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Ⅲ的浓度,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与非冠心病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及载脂蛋白CⅢ的水平。 结果 心肌梗死组患者中男性较非冠心病组更多(P<0.05),吸烟率较非冠心病组更高(P<0.05);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血清脑钠肽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而HDLC、射血分数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心肌梗死组血清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同时测定结果显示心肌梗死组血清载脂蛋白CⅢ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载脂蛋白CⅢ与性别、吸烟史、HDLC、肌钙蛋白I、脑钠肽、射血分数、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Ⅲ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考虑载脂蛋白CⅢ通过影响血脂代谢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其过程中有多种炎症介质参与,推测载脂蛋白CⅢ可能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炎症反应程度的预测指标。

    • >病例报道
    • 伴非外伤性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脑梗死1例

      2018, 26(5):517-520.

      摘要 (956) HTML (0) PDF 5.17 M (4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文献综述
    • 尾加压素Ⅱ与心肌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8, 26(5):521-524.

      摘要 (1005) HTML (0) PDF 2.19 M (4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 UⅡ)是一种强力缩血管活性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近年发现,在多种组织器官纤维化的过程中,UⅡ及其受体UT表达上调,参与了组织器官纤维化的发生发展。UⅡ参与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个信号转导通路。文章重点就UⅡ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及其相关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

      2018, 26(5):525-530.

      摘要 (1101) HTML (0) PDF 3.18 M (4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作为一种微创、安全及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股腘动脉ASO治疗,但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临床预后。支架内再狭窄问题依然是支架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对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及最新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对支架内再狭窄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 肠道菌群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2018, 26(5):531-535.

      摘要 (1114) HTML (0) PDF 2.44 M (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s)与脂质代谢紊乱和炎症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也参与As过程,是As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人体肠道是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和“最大的免疫器官”。正常的肠道菌群参与胆汁酸代谢,菌群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抑制炎症,从而抑制As。失衡的菌群通过影响宿主三甲胺代谢途径,扰乱机体胆固醇代谢,引发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减弱抗炎保护作用,从而促进As。因此,调节失衡的肠道菌群成为治疗As的新靶点。本文将对肠道菌群影响As的免疫机制进行综述。

    •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的Warburg效应

      2018, 26(5):536-540.

      摘要 (1638) HTML (0) PDF 2.99 M (5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以动脉血管壁脂质沉积为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致As因素所诱导的血管壁慢性炎症在该疾病的病理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能量代谢重新编程与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Warburg效应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方式,该效应可能参与As的某些病理过程,如血管平滑肌增殖、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炎症等。本文就As血管壁的Warburg效应进行综述。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