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27(9):737-742, 790. CSTR:
摘要:目的 探索冠心康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10只)及冠心康组(10只)。利用高脂肪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再采取可逆性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给予药剂干预。生物化学分析法检测干预后血脂水平,黏度计检测各组大鼠血液黏度,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丙二醛(MDA)水平,荧光法检测Caspase-3活性,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Masson染色及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黏度、血浆黏度、TNF-α、MDA、ICAM-1、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性、Bax蛋白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IL-10、Bcl-2蛋白水平降低,心肌结构紊乱、损伤程度严重;与模型组相比,冠心康组大鼠TG、TC、LDLC、全血黏度、血浆黏度、TNF-α、MDA、ICAM-1、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性、Bax蛋白水平降低,HDLC、IL-10、Bcl-2蛋白水平升高,且大鼠心肌结构较整齐、损伤程度较低。结论 冠心康对高脂血症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功能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血脂水平、炎症反应以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摘要:目的 探讨miR-20a-5p是否可通过靶向心肌素相关转录因子A(MRTFA)缓解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方法 RT-qPCR检测miR-20a-5p在不同剂量不同时间ox-LDL诱导的HUVEC中的表达;MTT法、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20a-5p和MRTFA对ox-LDL诱导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乳酸脱氢酶(LDH)测试盒测定过表达miR-20a-5p对ox-LDL诱导HUVEC中LDH释放的影响;ELISA法检测过表达miR-20a-5p和MRTFA对ox-LDL处理的HUVEC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丙二醛(MDA)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miR-20a-5p与MRTFA的靶向关系。结果 miR-20a-5p的表达随着ox-LDL诱导时间和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过表达miR-20a-5p可部分逆转ox-LDL诱导对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上调miR-20a-5p可部分修复ox-LDL诱导对HUVEC氧化应激损伤;MRTFA是miR-20a-5p的靶基因;在ox-LDL诱导HUVEC中, MRTFA过表达可逆转miR-20a-5p对ox-LDL诱导HUVEC细胞增殖和凋亡、氧化应激损伤指标的影响。结论 miR-20a-5p靶向MRTFA修复ox-LDL诱导的HUVEC损伤。
2019, 27(9):751-756, 795. CSTR:
摘要: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GsRg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缺血再灌注损伤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依达拉奉组(3.2 mg/kg)、GsRg1低(10 mg/kg)、中(20 mg/kg)、高(50 mg/kg)剂量组6组。给药后1 d、7 d和14 d采用改良m-NSS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采用原位TUNEL方法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GAFP蛋白水平;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FZD1、PIWIL1、FOXM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sRg1低剂量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GsRg1中、高剂量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GsRg1低、中、高剂量组神经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1),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01),大鼠脑组织NF-κB、GAFP表达显著降低(P<0.01),FZD1、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PIWIL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GsRg1能够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其可能是通过调控FZD1、PIWIL1、FOXM1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雷斌 , 唐玲 , 张亮 , 赵航天 , 朱晓丽 , 李家燕
摘要:目的 研究虎杖苷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AMI组、虎杖苷组、虎杖苷+ZnPP组。后3组通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的方式建立AMI模型。虎杖苷为每天40 mg/kg灌胃,血红素加氧酶1(HO-1)抑制剂ZnPP为每天20 mg/kg腹腔注射。造模后第8天,检测各组心功能超声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压力变化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血清心肌损伤指标、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氧化应激指标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HO-1表达情况。结果 与Sham组比较,AMI组LVEF、+dp/dtmax、-dp/dtmax及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及心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Nrf-2、HO-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AMI组比较,虎杖苷组LVEF、+dp/dtmax、-dp/dtmax及心肌SOD、GSH-Px的含量及Nrf-2、HO-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LDH、CK、CK-MB含量及心肌MD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虎杖苷组比较,虎杖苷+ZnPP组LVEF、+dp/dtmax、-dp/dtmax及心肌SOD、GSH-Px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LDH、CK、CK-MB含量及心肌MDA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虎杖苷能够减轻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损伤,该效应可能由Nrf2/HO-1通路的激活介导。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总25羟基维生素D[25-(OH)D]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且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共1 324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总25-(OH)D水平,随访1年记录主要不良事件。根据是否发生主要不良事件分为事件组及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根据血清总25-(OH)D水平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不足组及正常组,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 发生不良事件组217人,对照组1 107人。事件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7)。维生素D缺乏组与不足组患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计划血运重建发生率及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维生素D正常组。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提示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与PCI术后1年内发生不良事件相关(维生素D缺乏OR=2.621,95%CI 1.048~6.553,P=0.039;维生素D不足OR=2.750,95%CI 1.076~7.031,P=0.035)。ROC曲线分析25-(OH)D预测1年内未发生不良反应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6.5%、59.0%。结论 低水平血清25-(OH)D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观察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浆甘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SYNTAX积分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将120例SAP患者设为SAP组,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120例体检者设为对照组。SAP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SYNTAX积分(SS)分为低SS组、中SS组和高SS组。比较SAP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并比较SAP各亚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影响因素及血浆甘氨酸与SYNTAX积分的关系。结果 SAP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甘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AP各亚组与对照组HDLC、LDLC、hs-CRP和甘氨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血浆甘氨酸、LDLC、SYNTAX积分的增高,SAP的患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血浆甘氨酸(OR=1.146,95%CI:1.013~1.246,P<0.01)为中、高SYNTAX积分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血浆甘氨酸、LDLC、SYNTAX积分是SAP的影响因素,其中血浆甘氨酸为中、高SYNTAX积分的独立预测因素。
瞿伦学 , 李光勤 , 费容 , 傅照平 , 陈于祥 , 刘钉宾
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和陷窝蛋白1(Cav-1)用于评估急性脑梗死(ACI)溶栓治疗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CI患者90例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治疗90天后改良版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成预后良好组(n=33)和预后不良组(n=57)。对2组基线资料等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对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究ACI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清PTX3和Cav-1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t=4.369,P=0.000;t=20.252,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间隔时间(OR 1.8,5%CI 0.343~5.446)、血糖(OR 1.7,5%CI 0.917~1.724)、尿激酶剂量(OR 1.6,5%CI 0.530~2.351)、PTX3(OR 2.9,5%CI 0.689~10.262)、Cav-1(OR 3.6,5%CI 0.644~14.879)等5项指标是ACI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PTX3诊断的临界值为2.38 μg/L,灵敏度为84.21%,特异度为75.76%,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95%CI 0.741~0.937);Cav-1诊断的临界值为21.70 μg/L,灵敏度为75.44%,特异度为69.70%,AUC为0.842(95%CI 0.744~0.940);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1.23%,特异度为72.73%,AUC为0.947(95%CI 0.896~0.999)。结论 间隔时间、血糖、尿激酶剂量、PTX3和Cav-1是ACI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血清PTX3和Cav-1单独或联合检测可用于预后不良程度的预测。
摘要:目的 评价心脏运动康复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入选确诊并已行PCI出院的冠心病患者110例,按个人意愿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选时和运动治疗6月后心肺运动试验、心脏超声的相关指标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心脏运动康复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6个月运动康复治疗后,康复组患者无氧阈(AT)、最大摄氧量(VO2 max)、氧脉搏(O2 pulse)、最大运动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SAQ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 27(9):783-786, 801. CSTR:
摘要:目的 评价血浆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浓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院后90天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住院的11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sST2浓度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最佳临界值分为sST2高值组和sST2低值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出院后90天MACE(定义为死亡、新发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率。评估sST2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在年龄、收缩压、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ST2与NT-proBNP(r=0.452,P=0.001)、cTnI(r=0.298,P=0.004)呈正相关;与LVEF(r=-0.472,P=0.001)呈负相关。生存分析显示sST2高值组MACE发生率高于sST2低值组,累积生存率低于sST2低值组(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ST2≥55.0 μg/L是AMI患者出院后90天出现MACE的危险因素(风险比为1.154,95%CI为1.025~1.342,P=0.015)。结论 血浆sST2浓度升高提示AMI患者出现死亡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糖化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176例,根据是否有血管并发症分为血管病变组和无血管病变组。测定两组TBIL、GA、HbA1c等生物化学指标。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血管病变组的有120例,纳入无血管病变组的有56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血管病变组患者的病程更长,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BIL数值更低,GA、HbA1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数值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水平高、TBIL水平低和病程长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应积极关注糖尿病患者的HbA1c和TBIL水平,注意血管病变的筛查并积极干预,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血清五聚素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采集静脉血检测PTX3、Lp-PLA2的水平。比较2组血清PTX3、Lp-PLA2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斑块、中重度狭窄检出率。分析颈动脉超声、PTX3、Lp-PLA2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PTX3、Lp-PL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IMT增厚、斑块、中重度狭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超声联合PTX3、Lp-PLA2检测的灵敏度、准确率为89.29%、77.36%,明显高于PTX3(73.21%、71.69%)、Lp-PLA2(69.64%、67.92%)及颈动脉超声(80.36%、76.42%)的单独检测结果(均P<0.05)。ROC曲线显示,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9,PTX3检测的AUC为0.764,Lp-PLA2检测的AUC为0.776,而联合检测的AUC为0.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联合血清PTX3、Lp-PLA2检测能够显著提高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
摘要:目的 研究新疆沙湾县哈萨克族血浆叶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EH)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新疆沙湾县哈萨克族641例和汉族70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EH组654例,正常血压的对照组689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生物化学指标等一般资料。采集血样,用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血浆叶酸水平。结果 (1)哈萨克族血浆叶酸水平低于汉族(P<0.01),EH组血浆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男性血浆叶酸水平低于女性(P<0.01)。(2)按性别分层后,男性哈萨克族EH组血浆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女性汉族EH组血浆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哈萨克族人群中,男性血浆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女性(P<0.05);无论男性女性,哈萨克族血浆叶酸水平明显低于汉族(P<0.01)。(3)EH组、对照组血浆叶酸水平哈萨克族均明显低于汉族(P<0.01);在EH组和对照组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哈萨克族血浆叶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汉族(P<0.05)。结论 新疆沙湾县哈萨克族血浆叶酸水平低于汉族,EH患者血浆叶酸水平低于正常人。哈萨克族血浆低叶酸水平与EH高患病率显著相关。
摘要: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基因(AGTR1)A1166C多态性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以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为评价动脉硬化的指标。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与主题相关的英文文章。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0月。2位作者根据相应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合适的观察性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和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7篇文章被纳入分析(n=1 687)。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人群和白种人群中,AGTR1 A1166C多态性与PWV没有显著相关性;在亚洲人群中,等位基因C携带者的PWV显著高于AA基因型(AC+CC比AA:SMD=0.33,95%CI 0.06~0.60,P=0.02)。结论 AGTR1 A1166C多态性可能与亚洲人的动脉硬化相关。等位基因C可能是亚洲人群PWV升高的危险因素。
摘要:肥胖与心肌纤维化关系密切,尤其是内脏脂肪组织与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既往有众多研究证实内脏脂肪组织通过分泌瘦素、脂联素等多种脂肪细胞因子参与心肌纤维化,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而最近研究表明内脏脂肪组织还能通过产生骨桥蛋白促进心肌纤维化。新兴起的测定内脏脂肪组织的生物电阻抗分析法亦将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奠定基础。文章就内脏脂肪组织参与心肌纤维化机制及其测定方法作一综述。
摘要:围术期心肌梗死(PMI)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常见并发症,它与患者远期死亡风险增加有关。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炎症与PMI发生有关。他汀具有调脂、抗炎等作用。冠心病患者PCI术前给予他汀负荷能降低PMI发生率,并改善临床预后。该综述主要目的是分析炎症与他汀负荷以及PMI三者之间的关系。
摘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体内一种结构和功能与胰岛素具有显著相似性的重要细胞因子,能在大多数组织中表达,属于胰岛素家族的一种活性蛋白多肽。它通过与自身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近年来,随着对IGF-1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的深入,发现IGF-1能够促进心肌细胞增殖,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与心力衰竭(HF)发生发展及指导其治疗密切相关。
摘要:相比于左侧乳内动脉及桡动脉,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移植后的长期通畅率较低。一系列的临床试验和观察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在静脉移植通畅率治疗上有显著的益处。除了能降低血脂外,他汀类药物可以在移植静脉的血管壁上直接抑制甲羟戊酸途径发挥多效性,并且可以降低小GTP酶比如Rho和Rac的香叶酰化。他汀类药物能够改善内皮功能的同时减少血管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并且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为了能将这些机制安全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更多的临床试验需要聚焦于他汀类药物对静脉移植通畅率的干预作用,文章将对上述问题做一综述。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421001 传真:0734-8160523
电话:0734-8160765 E-mail:dmzzbjb@163.net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2024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