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脂质代谢异常诱发心肌结构和功能紊乱,进而导致糖尿病心肌病(DCM)的形成,已成为当前DCM研究的热点。CD36是主要的脂质跨膜转运蛋白,参与调节心脏脂质代谢,在DCM导致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中具有关键作用。本文总结了CD36的结构及其在特定细胞类型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CD36在DCM中的病理生理作用,以及CD36作为靶点的潜在药物治疗策略。
摘要:目的]探讨脂滴包被蛋白2(PLIN2)增加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的机制。 [方法]将实验分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组、不同PLIN2表达组、不同活性Rab18组,测定高表达和沉默表达PLIN2巨噬细胞中的Rab18和脂酰辅酶A长链合成酶3(ACSL3)蛋白水平,不同活性Rab18的高表达PLIN2巨噬细胞中的PLIN2、Rab18、ACSL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观察细胞内相关蛋白定位情况,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 [结果]高表达PLIN2的细胞中Rab18、ACSL3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且PLIN2与Rab18、ACSL3在细胞内存在共定位的现象。转染Rab18显性突变体Q67L质粒(Rab18活性增强)后的PLIN2高表达巨噬细胞中ACSL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内脂滴的数量也明显增多(P<0.05)。 [结论]PLIN2可通过Rab18上调ACSL3表达促进巨噬细胞脂质蓄积。
摘要:目的]明确黄芪多糖和水蛭素联合干预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内脂质积聚、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方法]采用100 mg/L ox-LDL孵育RAW264.7细胞24 h建立泡沫细胞模型,采用优化浓度的黄芪多糖和水蛭素联合干预,设立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多糖组、水蛭素组和二者联合干预组。采用油红O染色和氧化酶法检测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抗凋亡蛋白Bcl-2及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水蛭素组、黄芪多糖组相比,黄芪多糖和水蛭素联合干预组细胞内胆固醇含量降低更明显(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多糖+水蛭素联合干预组可显著降低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P<0.01)、上调巨噬细胞线粒体膜电位(P<0.01),并显著降低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P<0.05)。 [结论]黄芪多糖和水蛭素联合干预可降低巨噬细胞内脂质积聚,且优于单独用药干预,两者联合干预可降低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线粒体膜电位和改善促凋亡蛋白Caspase-3、Bax以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有关。
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风险的临床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2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病史资料完整且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共63例,选取同期住院未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AMI患者180例作为对照。 [结果]院内死亡组年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比例、肾功能不全比例、心房颤动比例、心率、KillipⅢ/Ⅳ级比例、多支病变比例、心肌肌钙蛋白I、脑钠肽(BNP)均要高于生存组,射血分数(EF)低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死亡组FT4、FT4/FT3比值高于生存组,FT3低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T4/FT3比值与AM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风险正相关(OR=1.844,95%CI:1.193~2.850,P<0.05),除此之外,年龄、心率、KillipⅢ/Ⅳ级、STEMI、肾功能不全、低EF也与AM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风险正相关(OR=1.084、1.031、2.847、2.508、4.085、4.407,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T4/FT3比值预测住院期间全因死亡风险的能力(AUC=0.774,95%CI:0.708~0.839,P<0.001)优于FT4(AUC=0.640,95%CI:0.561~0.719,P=0.001)或FT3(AUC=0.719,95%CI:0.647~0.790,P<0.001)单独预测,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42)。 [结论]FT4/FT3比值与AM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风险相关,可预测AM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风险;与单独的FT3或FT4相比,FT4/FT3比值对AM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具有更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CT)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0月接受CT扫描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等)、既往史、合并疾病、血压、血生物化学指标等方面的信息。根据CT显示冠状动脉情况分为有CAP和无CAP两组。LASSO回归交叉验证法对数据降维,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应用价值,最优尺度回归分析评估CAP-CT值的影响因素。 [结果]纳入分析的CAP患者240例,非CAP患者52例;调节参数(λ+1se)后,年龄、尿酸、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非零特征的变量,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及eGFR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59(95%CI:0.691~0.828)、灵敏度为73.8%、特异度为71.2%;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χ2=11.846,P=0.158),预测准确性为82.2%;Bootstrap重抽样内部验证平均绝对误差为0.029,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拟合,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在风险阈值为0.10~0.40时有良好的净获益;合并糖尿病和β2微球蛋白(β2-MG)是影响CAP-CT值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重要性分别为0.121、0.564。 [结论]重视肾脏功能的保护及血糖达标将有利于降低CAP的形成及增加CAP稳定性,尤其在选择用药时,应该更多关注肾功能。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分层斑块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造影后即刻对罪犯血管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并确诊为ACS的患者2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图像结果分为分层斑块组111例和非分层斑块组111例。比较分层斑块组和非分层斑块组血清NPAR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冠状动脉分层斑块的影响因素。 [结果]与非分层斑块组比较,分层斑块组的饮酒史、管腔狭窄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NPAR水平高于非分层斑块组,白蛋白水平低于非分层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特性比较,分层斑块组脂质弧更大、纤维帽厚度更薄、巨噬细胞浸润率更高、易损斑块、斑块破裂、胆固醇结晶、滋养血管、血栓、钙化小结、钙化斑块检出率更高,纤维斑块检出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PAR与斑块破裂、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CFA)表现为正相关(r=0.436、r=0.62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的NPAR是ACS患者罪犯血管发生分层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86,95%CI:3.242~31.999,P<0.001)。 [结论]分层斑块与斑块不稳定特性相关,血清NPAR水平在ACS罪犯血管分层斑块患者中升高,是ACS患者冠状动脉分层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明确残余胆固醇(RC)与青年冠心病患者远期心血管风险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11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3 200例,按照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45岁)、中年组(45~70岁)和老年组(≥70岁);根据RC水平分为高组和低组。统计分析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用KM法评估无MACE事件的生存率,Cox回归评价临床终点的预测因子。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展示RC与MACE风险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 [结果]完成随访3 112例,随访率为97.25%。其中青年组(<45岁)160例,中年组(45~70岁)2 390例,老年组(≥70岁)562例。随访时间中位数7.36年。其中864例(27.8%)经历了MACE事件。KM曲线显示,RC不是全年龄段冠心病患者远期发生MACE的预测因子(P>0.05),也不是中年组和老年组的预测因子(P>0.05);KM曲线和Cox回归发现,RC是青年冠心病患者远期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青年冠心病患者的RC每升高1 mmol/L其发生MACE的风险增加1.07倍(HR=2.7,5%CI:1.35~3.17,P<0.01);通过计算及验证,发现预测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RC最佳截断值为0.94 mmol/L,RC>0.94 mmol/L的青年冠心病患者MACE风险增加1.98倍(HR=2.8,5%CI:1.41~6.32,P<0.01);反之,RC<0.94 mmol/L的青年冠心病患者MACE风险降低66%(HR=0.4,5%CI:0.16~0.71,P<0.01)。 [结论]高血浆RC水平是青年冠心病患者远期(7.36年)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该人群RC水平的最佳截断值为0.94 mmol/L,在此水平以下可使青年冠心病患者的MACE风险降低66%。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应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NOAC)对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公开发表的NOAC治疗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排除标准提取数据,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语言对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22项RCT研究,64 063例患者接受NOAC治疗,相较对照组,NOAC并未增加肝功能异常[丙氨酸转氨酶(ALT)>3 ULN]发生风险(RR=0.72,95%CI:0.61~0.84,I2=59%,P<0.01),也并未增加严重肝损伤[ALT>3 ULN合并总胆红素(TBIL)>2 ULN)]发生风险(RR=0.98,95%CI:0.80~1.19,I2=0%,P=0.01)。NOAC应用于预防下肢术后静脉血栓时,相较于对照组,降低了肝功能异常发生风险(RR=0.69,95%CI:0.61~0.79,I2=0%,P<0.01)。 [结论]NOAC具有较高肝脏安全性。NOAC相关肝损伤的发生可能具有剂量依赖性。NOAC临床应用于具有肝病史患者时宜定期监测肝功能。
摘要: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个在病理生理方面异质性很强的综合征,由于老龄化的趋势,其发生率和比例持续升高。重要的是,目前几乎缺乏针对HFpEF的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寻找HFpEF新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当前心力衰竭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针对HFpEF的发病机制、治疗所做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文章将就这些新进展作一综述。
摘要:该综述重点阐述了mitoNEET的结构特点及其作为调节线粒体功能的关键蛋白在调节线粒体功能、维持细胞铁稳态、参与能量代谢等方面的多种生物学功能,以期为防治与炎症、氧化应激损伤及脂质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的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等提供新的干预手段及治疗靶点。
摘要:巨噬细胞是一类与动脉粥样硬化(As)密切相关的免疫细胞,随着机体内环境的变化,巨噬细胞会极化成不同表型。在生理环境下,巨噬细胞极化处于动态平衡;在As的状态下,极化平衡遭到破坏,分化出相应表型的巨噬细胞,在As各环节起不同作用。正邪交争存在于As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而巨噬细胞极化贯穿于As证型变化的全阶段。基于此,该综述通过正邪理论探讨巨噬细胞极化与As之间的关联,提出临床防治As应注意宏观结合微观,并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控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为As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兴靶点。
摘要: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密闭循环系统,受到多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调控,其中N-糖基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糖基化是一种新生肽链的共翻译或翻译后修饰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N-糖基化通过影响多种关键蛋白质的定位及功能参与心血管功能的调控,进而参与包括高血压、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该综述将重点探讨蛋白质N-糖基化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治疗意义。
摘要:血管钙化具有年龄依赖性,与心血管全因死亡率密切相关。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包括铁死亡、焦亡、自噬等在血管钙化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综述介绍了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分子机制及其与血管钙化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通过调控细胞死亡途径关键分子抗血管钙化的证据。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421001 传真:0734-8160523
电话:0734-8160765 E-mail:dmzzbjb@163.net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2024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