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3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相关血清学标志物的筛选及其相关性分析

      2023, 31(4):336-342.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3.04.008

      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维持性血液透析鸢尾素骨硬化蛋白
      摘要 (1225)HTML (0)PDF 4.57 M (1558)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CAC)的临床特点,并寻找用于评估CAC的无创血清学标志物。 [方法]选取MHD患者148例,根据多层螺旋CT(MSCT)并采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评估CAC情况。根据CACS将MHD患者分成3组(CACS<100组、100≤CACS≤400组、CACS>400组),比较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鸢尾素、骨硬化蛋白(SOST)、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胎球蛋白A等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AC程度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CAC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寻找用于诊断和评估CAC的无创血清学指标。 [结果]148例MHD患者中CAC(CACS>100)的患病率为62.8%(93/148);三组患者的年龄、血磷、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血清鸢尾素及SOST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而HIF-1α、胎球蛋白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AC程度与年龄、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磷、钙磷乘积、血清SOST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鸢尾素水平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甘油三酯、高SOST、低鸢尾素为中重度CA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鸢尾素、SOST对MHD患者并发CA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结论]血清鸢尾素、SOST可望成为诊断和评估CAC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 血清BMP-2、BMP-4检测在慢性肾脏病大鼠主动脉钙化中的意义

      2018, 26(9):900-905.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形态发生蛋白4
      摘要 (896)HTML (0)PDF 6.25 M (835)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慢性肾脏病(CKD)大鼠主动脉钙化模型,探讨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与主动脉钙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CKD组(35只,由于预实验中CKD组大鼠后期存在死亡现象,为保证实验过程每个时间的实验样本量充足,因此CKD组样本量较对照组多),分别于第2、4、6、8周收集血液、尿液、主动脉、肾脏;肾脏HE染色评估肾脏病理改变;茜素红染色法、钙含量测定评估主动脉钙化程度;ELISA测定大鼠血清BMP-2、BMP-4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主动脉BMP-2、BMP-4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各时间点相比,CKD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水平明显增加(P<0.05)。肾脏HE染色显示,自第2周起,肾小管出现扩张,小管内棕黄色物质沉积,随时间进展,逐渐出现间质纤维化,肾小球部分萎缩,血管减少,炎性细胞浸润。茜素红染色随时间进展,第8周出现大量橘红色颗粒物沉积伴钙结节形成。CKD组钙含量明显增加且与血清BMP-2 (r=0.929,P<0.01) 及BMP-4 (r=0.702,P<0.01)明显正相关。同时,自模型成功建立第4周,主动脉BMP-2、BMP-4蛋白表达即明显增加。结论 血清BMP-2、BMP-4表达增加可作为CKD血管钙化的血清标志物。

    • 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动脉上BMP2/Smad1/Runx2/Osterix信号通路的激活

      2016, 24(10):983-988.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动脉骨形态蛋白2信号通路
      摘要 (1245)HTML (0)PDF 7.67 M (1095)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动脉钙化及BMP2/Smad1/Runx2/Osterix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肾病组(DN组,STZ加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2型DN大鼠模型),采用钙离子试剂盒检测8、12、16周时肾动脉钙含量,Von Kossa染色观察肾动脉上钙盐沉积。免疫组化检测肾动脉的BMP2、Smad1、Runx2及Osterix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肾动脉BMP2及Runx2 mRNA水平。结果 DN组大鼠各时间点血糖、尿素氮、胱抑素C及24 h尿白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自实验12周后,DN组大鼠的血肌酐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DN组大鼠肾动脉组织钙含量较同时间点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Von Kossa染色见对照组大鼠各时间点均无明显钙盐沉积,而DN组大鼠肾动脉自第8周时即有黑色颗粒沉积,随着时间的延长沉积的黑色钙盐逐渐增多并聚集成团。与对照组相比,DN组大鼠肾动脉组织中BMP2及其下游因子的表达明显升高,同时BMP2、Runx2 mRNA水平亦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肾动脉钙含量与BMP2、Runx2 mRNA均呈显著正相关(r=0.641,r=0.683,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动脉早期即可出现血管钙化,且BMP2/Smad1/Runx2/Osterix信号通路激活在其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3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