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8(8):728-732.
摘要: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不断推进,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日益备受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CMVD患者大多预后不良,因此对CMVD的检出显得尤为重要。任何病因的CMVD都将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下降,故测量CFR可作为诊断CMVD的重要检查手段。本文将对CFR与CMV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5, 23(01):78-82.
摘要:目的 利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技术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性质与H型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49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状动脉造影后对靶病变进行IVUS检查,分析斑块性质及识别ⅣUS-VH下斑块中纤维成分、纤维脂质成分、坏死核心成分及钙化成分。术前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脂水平。根据患者是否伴有血Hcy水平升高,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 μmol/L,n=42)和非H型高血压组(Hcy<10 μmol/L,n=29),分析H型高血压与斑块性质的关系。结果 IVUS灰阶图像分析发现,H型高血压组有软斑块者76.2%,斑块破裂者40.5%,夹层血栓形成者30.9%,均较非H型高血压组(61.7%、13.8%、13.8%)多见(P<0.05)。IVUS-VH图像分析发现,H型高血压组坏死核心成分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23.71%±5.83%比15.37%±2.75%,P=0.000);非H型高血压组钙化成分比例较H型高血压组增高(17.25%±0.26%比9.72%±4.22%,P=0.000)。结论 H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局部斑块不稳定性有关,H型高血压使冠状动脉局部斑块的易损性增高。
2015, 23(10):1035-1038.
摘要: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首次发生STEMI伴有高血压并接受急诊PCI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符合该研究入选标准。根据术中是否出现慢血流分为慢血流组(27例)和非慢血流组(93例),并测定两组患者血脂、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水平。比较慢血流组与非慢血流组H型高血压(Hcy≥10 μmol/L)患者比例及hs-CRP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结果 慢血流组H型高血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慢血流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型高血压是慢血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H型高血压与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慢血流的发生可能相关。
2014, 22(5):505-508.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H型高血压与肾功能不全(RI)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和CHF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所有入选者均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测定入院时血浆脑钠肽(BNP)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用改良的MDRD公式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Hcy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 μmol/L,n59)和单纯性高血压组(Hcy<10 μmol/L,n41),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LVEF、BNP、心功能分级及eGFR。再以eGFR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不同的肾功能状态组,其中CKD 1期19例,2期17例,3期35例,4期29例,比较四组间H型高血压患者比例、LVEF、BNP及Hcy水平。以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是否吸烟、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为H型高血压等指标为自变量,以eGFR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果 H型高血压组BNP显著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LVEF显著低于单纯性高血压组,eGFR显著小于单纯性高血压组(P<0.05);不同肾功能状态分组中,CKD分期越高,H型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Hcy及BNP水平显著增加,LVEF显著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冠心病合并CHF的患者中H型高血压为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子。结论 在冠心病合并CHF的患者中,H型高血压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可以作为该类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预测因子。
2001, 9(4):322-324.
摘要: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尿肽动态演变的临床意义,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氯沙坦组、依那普利组及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脑钠尿肽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和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结果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尿肽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 .0 1) ,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5、14天脑钠尿肽较入院即刻进一步升高(P<0 .0 5 ) ,而依那普利及氯沙坦组5、14天血浆脑钠尿肽下降。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尿肽高于下壁,再灌注者脑钠尿肽低于非再灌注者。5天及14天时血浆脑钠尿肽与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及血肌酸磷酸激酶峰值呈正相关。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天内血浆脑钠尿肽持续升高;脑钠尿肽升高水平可反映梗死面积及梗死膨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