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11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氢分子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和上调能量代谢减轻重度创伤性脑损伤大鼠心肌损伤

      2024, 32(9):756-762.

      关键词:氢分子创伤性脑损伤心肌损伤氧化应激能量代谢
      摘要 (136)HTML (0)PDF 8.18 M (1199)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氢分子对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利用液压冲击损伤(FPI)法诱导TBI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BI组和氢分子治疗组,每组24只,术后48 h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心肌损伤及粒细胞浸润情况;ELISA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的表达;RT-qPCR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cTnT)、抑制因子1(IF-1)、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核心亚基S7(NDUFS7)、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水平。观察并记录大鼠创伤后超声心动图的改变、7天生存率和体质量的变化。 [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TBI组大鼠cTnT水平明显升高,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显著降低,经氢分子治疗后上述病理改变显著改善。TBI组心肌组织间存在心肌条索紊乱并伴随红细胞浸润,心肌纤维的切面粒细胞浸润显著,上述病理表征在氢分子治疗组中得到改善。大鼠术后体质量大幅降低,大约5天降至最低水平,后呈缓慢恢复趋势;mNSS评分结果显示,TBI后大鼠神经功能呈重度损伤,术后心肌组织MPO、HO-1蛋白表达增多,SOD的表达降低,氢分子治疗后上述病理改变得到显著改善。TBI组心肌细胞NADPH、IF-1和NDUFS7表达水平降低,氢分子治疗后上述指标表达水平显著提高。 [结论]氢分子可能通过协同增强线粒体氧化呼吸链上的IF-1和NDUFS7的蛋白表达来提高心肌细胞线粒体的能量代谢,降低心肌的氧化应激,提高TBI急性期的心脏功能和生存率。

    • 乳酸代谢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4, 32(10):907-915.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乳酸代谢能量代谢
      摘要 (170)HTML (0)PDF 6.96 M (322)收藏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脂质驱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大中型动脉内膜下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为主要特征,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近期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过程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细胞糖酵解水平增加,导致乳酸过量生成和排出以及细胞外环境酸化,可能通过多种机制进一步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该文对乳酸代谢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方向。

    • KLF15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2, 30(4):352-356.

      关键词:Krüppel样因子15能量代谢心血管疾病
      摘要 (530)HTML (0)PDF 2.62 M (1269)收藏

      摘要:Krüppel样因子15(KLF15)是包含锌指结构域的Krüppel样因子(KLF)家族中的重要一员。研究显示KLF15通过调控各种信号传导通路以及能量代谢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KLF15可以通过影响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发挥抗心肌重塑的作用,且KLF15是维系室性心律失常与昼夜节律关系的关键因子。本文综述了KLF15在心脏中的生理病理作用以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通过激活SCAD抑制大鼠病理性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

      2020, 28(5):421-428.

      关键词: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病理性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心肌能量代谢
      摘要 (607)HTML (0)PDF 16.48 M (786)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病理性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防治机制。方法 选取12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周龄匹配的Wistar大鼠。经尾静脉注射FAD(每天1 μmol/kg)治疗10周后,采用无创血压测量仪检测大鼠的血压及心率;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学方法观察病理性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CAD)、Collagen Ⅰ、Collagen Ⅲ、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单标法进一步验证SCAD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SCAD、ANF、脑利钠肽(BNP)以及Collagen Ⅰ、Collagen Ⅲ、α-SMA 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SCAD酶活性、ATP、游离脂肪酸、BNP及活性氧含量。结果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经FAD治疗后,收缩压和心率均明显降低;病理性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心肌组织中SCAD的mRNA、蛋白表达、酶活性及ATP含量均显著增高,游离脂肪酸和活性氧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FAD可能通过激活SCAD,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减少氧化应激,从而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病理性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

    • 曲美他嗪对缺氧诱导原代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7, 25(10):1002-1007.

      关键词:缺氧曲美他嗪心肌细胞细胞凋亡线粒体能量代谢
      摘要 (1041)HTML (0)PDF 7.98 M (695)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对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能量代谢改变的影响。 方法 采用胰酶和胶原酶联合消化的方法,提取大鼠原代心肌细胞,三气培养箱模拟缺氧损伤。MTT和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TMRE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Oxygraph-2k细胞呼吸测量仪检测态3、态4呼吸和呼吸控制率,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细胞色素C以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体Ⅰ、Ⅱ、Ⅲ、Ⅳ、Ⅴ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缺氧能够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此外,缺氧能够显著下调态3呼吸和上调态4呼吸,引起呼吸控制率的下降,同时缺氧能够不同程度地下调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体Ⅰ、Ⅱ、Ⅲ、Ⅳ、Ⅴ的蛋白表达水平。曲美他嗪能够显著降低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和减少细胞色素C释放。此外,曲美他嗪还能减轻缺氧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体的损伤,维持线粒体有氧呼吸。 结论 曲美他嗪具有抵抗缺氧致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稳定线粒体膜和呼吸链复合酶体有关,继而减少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维持线粒体有氧呼吸。

    • 黄芪多糖通过调控PGC-1α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

      2014, 22(06):547-552.

      关键词:黄芪多糖;异丙肾上腺素;心肌肥厚;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能量代谢
      摘要 (1135)HTML (0)PDF 2.46 M (1298)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心肌肥厚中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以ISO 15 mg/(kg·d)腹腔注射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对照组、ISO组、ISO+APS 200 mg/(kg·d)组、ISO+APS 400 mg/(kg·d)组、ISO+APS 800 mg/(kg·d)组、ISO+普萘洛尔40 mg/(kg·d)组。APS 200、400、800 mg/(kg·d)及普萘洛尔40 mg/(kg·d)组连续腹腔注射所对应药物3周,并在注射药物一天后腹腔注射ISO 2周。在给药3周后,分别检测大鼠心脏质量指数(HM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心室收缩压(LVSP),取左心室组织进行HE染色,测量左心室心肌细胞横径(TDM);RT-PCR检测心肌组织心房钠尿因子(ANF)、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GC-1α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AMP、ADP、ATP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SO组大鼠表现为HMI和LVMI显著增加,LVEDP增大,LVSP降低,ANF mRNA 表达增加,PGC-1α蛋白含量减少,FFA升高,ATP/ADP、ATP/AMP比值明显降低。与ISO组相比,APS不同剂量组表现为HMI和LVMI降低,LVDEP降低,LVSP升高,ANF mRNA 表达减少,PGC-1α蛋白含量增加,FFA降低,ATP/ADP、ATP/AMP比值增加,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APS能改善ISO诱导的心肌肥厚,其机制可能是调控PGC-1α来提高能量代谢保护心脏。

    • 三七总皂苷对腹主动脉缩窄致大鼠心肌肥厚能量代谢紊乱的抑制作用

      2013, 21(07):599-604.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心肌肥厚能量代谢心房钠尿肽三磷酸腺苷乳酸游离脂肪酸
      摘要 (1435)HTML (0)PDF 2.21 M (1364)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腹主动脉缩窄致大鼠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75只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致心肌肥厚;随机取15只大鼠进行假手术作为对照(假手术组)。1周后,手术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低剂量PNS组(50 mg/kg)、中剂量PNS组(100 mg/kg)和高剂量PNS组 (150 mg/kg)。给药11周,测定大鼠血流动力学改变;计算心脏指数和左心室质量指数;病理切片作HE染色观察大鼠左心室心肌形态学改变;取出左心室部分心肌组织进行乳酸、游离脂肪酸测定;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心肌组织心房钠尿肽mRNA的表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肌中的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和一磷酸腺苷(AMP)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PNS可以降低肥厚指数,改善其血流动力学,降低心房钠尿肽mRNA的表达,降低心肌肥厚大鼠心肌乳酸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增高心肌ATP、ADP和AMP含量。结论 PNS能够有效抑制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肥厚并改善其能量代谢紊乱。

    • 应用压力-容积环评价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顿抑的影响

      2013, 21(08):705-710.

      关键词:心肌顿抑能量代谢压力-容积环曲美他嗪
      摘要 (1446)HTML (0)PDF 3.97 M (1112)收藏

      摘要:目的 应用压力-容积环评价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顿抑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成3组:对照组、心肌顿抑组(生理盐水2 mL)和曲美他嗪组(曲美他嗪片3 mg/kg )。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0 min再灌注120 min,制作大鼠心肌顿抑模型(对照组只穿线不结扎)。用压力-容积系统动态观察心率、左心室收缩期末压、收缩期末压力容积、左心室舒张期末压及舒张期末压力容积等血流动力学变量以及压力-容积环变化,并应用软件PowerLab系统离线分析;再灌注结束后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ATP含量、ATP 酶活性及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并应用体视学方法定量分析大鼠心肌线粒体的变化。结果 与心肌顿抑组相比,曲美他嗪组舒张期末压、收缩期末容积、前负荷补充搏功均显著降低(P<0.01),舒张期末压力-容积也降低(P<0.05);舒张期末容积、收缩期末压力容积均显著升高(P<0.01),ATP含量及ATP酶(Ca2+-Mg2+ATPase和Na+-K+ATPase)活性增加(P<0.05);磷酸果糖激酶活性显著增加(P<0.01);心肌线粒体损伤显著减轻(P<0.01)。结论 曲美他嗪可以通过改善能量代谢降低心肌顿抑的发生,压力-容积环能准确敏感地评价心功能。

    • 腺苷A1受体激动剂2-氯化腺苷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及机制

      2012, 20(8):684-690.

      关键词:腺苷A1受体;2-氯化腺苷;异丙肾上腺素;心肌肥厚;能量代谢;线粒体膜电位
      摘要 (1254)HTML (0)PDF 3.86 M (1695)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腺苷A1受体激动剂2-氯化腺苷(2-CADO)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及能量代谢的改变,探讨腺苷A1受体激动剂对肥厚心肌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SD大鼠40只,雌雄不限,分为空白对照组、肥厚模型组、2-CADO组[2-氯化腺苷0.6 mg/(kg·d)腹腔注射]、普萘洛尔组[28 mg/(kg·d)普萘洛尔灌胃],每组10只。造模完毕第2天给药,连续8周。检测大鼠全心质量指数(HMI)、左心质量指数(LVMI);取左心室组织进行Masson染色,观察细胞横径(TDM)改变;碱水解法进行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组织乳酸(LA)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肥厚模型组HMI、LVMI显著上升,心肌组织形态发生肥厚样改变;Hyp、LA和FFA含量显著升高,MMP下降了44%。与肥厚模型组相比,2-CADO组HMI、LVMI下降,TDM明显降低,Hyp、LA和FFA含量显著降低,MMP上升了50%。结论2-CADO可以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导致的心肌肥厚,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肥厚心肌的能量代谢有关。

    • 缺氧后复氧增强肥大心肌细胞糖和脂肪酸的氧化效应

      2010, 18(5):363-366.

      关键词:缺氧后复氧肥大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摘要 (1058)HTML (0)PDF 4.50 M (869)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缺氧后复氧对肥大心肌细胞糖和脂肪酸的氧化效应。方法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诱导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肥大,采用[H3]-Leu掺入法和测定细胞表面积来鉴定心肌细胞肥大;通过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缺氧后复氧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同位素液闪计数法,测定细胞糖和脂肪酸的氧化及丙酮酸脱氢酶、肉碱脂酰转移酶活性。结果0.1μmol/L血管紧张素Ⅱ+1μmol/L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肌细胞体积增大63.94%,[H3]-Leu掺入量增加181.54%(P><0.01),成功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缺氧8 h,丙酮酸脱氢酶活性降低,糖氧化下降48%;复氧后,二者均上升到缺氧前的水平。缺氧8 h,肉碱脂酰转移酶活性降低,脂肪酸氧化下降约60%,复氧后,二者均逐渐上升到缺氧前的水平。结论缺氧时心肌细胞糖和脂肪酸氧化效应下降,复氧后二者逐渐恢复,丙酮酸脱氢酶和肉碱脂酰转移酶活性改变参与调节二者的变化。

    上一页12
    共2页11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