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9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左心室舒张期末压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

      2019, 27(10):874-880.

      关键词:左心室舒张期末压造影剂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危险因素冠心病
      摘要 (854)HTML (0)PDF 4.45 M (772)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与造影剂肾病(CIN)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PCI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LVEDP对CIN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1 301例患者中有125例(9.61%)发生CIN。确定CIN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女性、慢性肾病、糖尿病史、贫血、心力衰竭、急诊程序等。与非CIN组[(14.4±6.6) mmHg]相比,术后发生CIN的患者平均LVEDP[(18.4±8.7) mmHg]升高(P<0.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LVEDP≥20 mmHg可独立预测CIN的发生(OR 1.26,95%CI 1.08~1.47),低射血分数患者LVEDP对CIN的预测价值增强。由LVEDP升高所确定的高危患者的造影剂用量与那些未发现的患者相当。结论 LVEDP是CIN的独立预测指标。LVEDP(≥20 mmHg)升高的患者行PCI术后发生CIN的风险较高。在CIN预防中,LVEDP升高所定义的高危患者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8, 26(4):389-393.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造影剂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危险因素
      摘要 (1152)HTML (0)PDF 0.00 Byte (0)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影响,筛选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行PCI治疗的13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ACS患者(年龄≥65岁),选择同期无糖尿病的145例老年PCI患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脑钠尿肽、射血分数、25-羟维生素D、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白蛋白等。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134例老年糖尿病PCI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17例,发生率为12.6%,无糖尿病的145例老年PCI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13例,发生率8.9%,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性别、围手术期用药中ACEI/AR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术前BNP、纤维蛋白原、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高于非糖尿病组,25-羟维生素D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对老年糖尿病合并ACS患者PCI后发生造影剂肾病行Lo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25-羟维生素D进入回归方程,为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前纤维蛋白原升高增加造影剂肾病的发病风险(OR=3.403,95%CI:1.353~6.845,P=0.007),25-羟维生素D降低使造影剂肾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0.485,95%CI:0.282~0.833,P=0.009)。结论 术前纤维蛋白原升高、25-羟维生素D下降使老年糖尿病合并ACS患者PCI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风险增加。

    • 血尿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的影响

      2018, 26(5):503-506.

      关键词:血尿酸造影剂肾病危险因素冠心病糖尿病
      摘要 (954)HTML (0)PDF 2.65 M (745)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尿酸水平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纳入1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是否增高分为血尿酸正常组(n=95)和血尿酸增高组(n=55),比较两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血尿酸增高的55例患者中,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27.27%(15/55),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的患者[10.53%(10/95),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造影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尿酸水平(OR 1.007,95%CI 1.001~1.013,P=0.014)及造影剂用量(OR 1.035,95%CI 1.017~1.054,P=0.000)。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尿酸升高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风险增大是独立相关的。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急诊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

      2018, 26(9):936-940.

      关键词:对比剂肾病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摘要 (1439)HTML (0)PDF 3.16 M (710)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行急诊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CIN定义为应用对比剂48~72 h内血清肌酐较基础值升高≥44.2 μmol/L,或较基础值升高≥25%。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前和术后尿素氮、血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比剂用量、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危险因素。结果 261例AMI患者急诊PCI术后有43(16.5%)例发生CIN。NAFLD组发生CIN的比例显著高于非NAFLD组[23.93%(28/117)比10.42%(15/144),P=0.003]。院内不良事件比较,NAFLD组急性心力衰竭发生比例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OR=2.18)、糖尿病(OR=2.42)、对比剂用量(OR=2.44)是PCI术后发生CIN的危险因素。结论 NAFLD可能增加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风险。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围手术期对比剂肾病的影响

      2016, 24(7):711-714.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对比剂肾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摘要 (1778)HTML (0)PDF 2.66 M (1329)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对比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择期行PCI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组(简称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即刻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钙,随后40 mg/d,术前均给予水化治疗。序贯治疗组术前6 h内追加40 mg阿托伐他汀钙,对照组术前未追加阿托伐他汀钙。所有患者分别于PCI术前、术后24 h、48 h测定并比较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CIN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48 h Scr和Ccr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序贯治疗组术后24 h、48 h Scr和Ccr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术后24 h Scr和Ccr无明显变化,术后48 h Scr明显上升,Ccr明显下降(P<0.05)。与术后24 h比较,两组术后48 h Scr明显上升,Ccr明显下降(P=0.00)。所有CIN患者术后7~10天Scr均降至正常范围内;两组患者CIN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比15%,P=0.585)。结论 对于术前已使用阿托伐他汀钙40 mg/d调脂方案患者,围手术期再次予阿托伐他汀钙40 mg治疗并不能降低CIN发生率。

    • 红细胞分布宽度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对比剂肾病

      2016, 24(8):837-839.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比剂肾病2型糖尿病
      摘要 (1140)HTML (0)PDF 2.11 M (1748)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对比剂相关性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入院、行PCI治疗的31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前后患者的血清肌酐变化分为非对比剂肾病组275例和对比剂肾病组35例。对比剂肾病定义为PCI术后72 h内血肌酐水平较入院基线水平升高25%以上或术后肌酐增幅≥ 0.5 g/L。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在同样的危险因素下,术前对比剂肾病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非对比剂肾病组相比明显偏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具备同样的危险因素情况下,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行PCI治疗的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的风险有预测作用。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病率的影响

      2014, 22(12):1255-1258.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冠心病;造影剂肾病
      摘要 (1270)HTML (0)PDF 1.55 M (1491)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冠心病(CHD)患者造影剂肾病(CIN)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及多导睡眠监测的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CHD无OSAHS组48例、CHD并OSAHS组62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前后血清肌酐的变化及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结果两组血清肌酐水平在冠状动脉造影前48h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3,P=0.465),冠状动脉造影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第1天、第3天CHD并OSAHS组血清肌酐水平高于CHD无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6,P=0.014;t=-2.921,P=0.004)。在纳入的研究对象中,18例发生CIN,总体CIN发生率为16.36%,其中CHD无OSAHS组4例,CIN发生率为8.33%,CHD并OSAHS组14例,CIN发生率为22.58%,两组患者CIN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13,P=0.04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的一个相关风险因素。

    • 水化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影响

      2012, 20(9):840-842.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造影剂肾病;水化
      摘要 (1901)HTML (0)PDF 1.12 M (1413)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水化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方法应用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将21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水化组112例,在常规补液基础上进行水化治疗;对照组104例,常规补液治疗,比较两组在造影前及造影后48 h、1周时血清肌酐、尿β2微球蛋白的浓度变化,观察两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结果水化组和对照组在造影后48 h血清肌酐、尿β2微球蛋白均升高,以对照组升高更显著。造影后1周两组均下降。水化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17%。结论加强水化能减轻肾功能伤害,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 冠状动脉介入术导致对比剂肾病危险因素分析

      2011, 19(6):529-532.

      关键词:对比剂肾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介入术
      摘要 (1154)HTML (0)PDF 3.82 M (886)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住院的172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对比剂使用剂量,测定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分析发生对比剂肾病危险因素。结果172例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32例,发生率18.61%(32/172),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21例(13%),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19例(40%)(P<0.001),年龄≥75岁、3支病变、左心室射血分数<40%、血清肌酐>133μmol/L及对比剂剂量>300 mL与对比剂肾病相关(P<0.001)。糖尿病或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对比剂肾病发病率高于单纯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P<0.01)。结论介入治疗术前肾功能受损及其损害程度是术后出现对比剂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年龄≥75岁、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室射血分数<40%、对比剂剂量>300 mL均为对比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或高血压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可以增加对比剂肾病的临床风险。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9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