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6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补阳还五汤加减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及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机制

      2024, 32(4):285-292.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补阳还五汤加减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炎症反应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摘要 (224)HTML (0)PDF 8.27 M (658)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通过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 [方法]将5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加减(低、中、高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0只;10只C57BL/6J小鼠设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5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进行As模型复制,第9周开始灌胃,连续灌胃4周,12周后分离小鼠主动脉根部,制备石蜡切片,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窦脂质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主动脉中Wnt1、β-catenin及c-myc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小鼠主动脉中Wnt1、β-catenin基因的表达。 [结果]补阳还五汤加减(低、中、高剂量)能够降低As模型小鼠主动脉窦脂质含量及OPN表达;降低小鼠血清IL-6、TNF-α、IL-1β、MCP-1水平;并可下调小鼠主动脉中Wnt1、β-catenin蛋白及基因的表达。 [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发挥抗As的作用,部分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 miR-301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冠心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2022, 30(11):949-954.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2.11.005

      关键词:微小RNA-301Wnt/β-catenin通路冠心病心肌细胞细胞凋亡
      摘要 (1118)HTML (0)PDF 10.60 M (741)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miR-301影响冠心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301激动剂组(agomir miR-301组)、miR-301激动剂对照组(agomir NC组)、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组(Dkk1组)及agomir miR-301+Dkk1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高脂喂养建立大鼠冠心病模型,连续给药1周后,超声检测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等心功能指标。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心肌组织miR-30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Caspase-3、Bax、Wnt3a及β-catenin蛋白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EF、FS降低49.2%、49.1%,心肌组织miR-301表达水平降低69.0%,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60.7%、39.7%(P<0.05),LVEDD、LVESD升高32.2%、99.6%,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1362.6%,心肌组织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100.0%、114.6%(P<0.05);与模型组相比,agomir miR-301组大鼠LVEF、FS升高71.4%、71.8%,心肌组织miR-301表达水平升高1935.5%,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102.4%、45.1%(P<0.05),LVEDD、LVESD降低15.6%、39.2%,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65.0%,心肌组织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70.2%、78.4%(P<0.05),而Dkk1可逆转这种现象。 [结论]miR-301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冠心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参麦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2018, 26(2):109-114.

      关键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参麦注射液脑保护
      摘要 (1058)HTML (0)PDF 6.73 M (871)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否介导参麦注射液(SM)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方法 84只SD大鼠按随机区组的方法分成7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参麦注射液+模型组(SM+MCAO)、生理盐水(NS)+模型组(NS+MCAO)、磷酸盐缓冲液(PBS)+参麦注射液+模型组(PBS+SM+MCAO)、Wnt/β-catenin拮抗剂Dickkopf-1(Dkk-1)+参麦注射液+模型组(Dkk-1+SM+MCAO)、Dkk-1+模型组(Dkk-1+MCAO),每组12只。采用线栓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法建立大鼠CIRI模型。在脑缺血即刻,SM+MCAO组、PBS+SM+MCAO组、Dkk-1+SM+MCAO组大鼠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15 mL/kg),NS+MCAO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Dkk-1+SM+MCAO组、Dkk-1+MCAO组大鼠分别在建立模型前30 min脑室注射Dkk-1(1 g/L,1 μL),PBS+SM+MCAO组大鼠脑室注射等量PBS。再灌注24 h,评估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检测脑梗死体积以及脑梗死半暗带区Bcl-2、Bax和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并计算Bcl-2/Bax比率。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Bcl-2和Bax以及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0.05),而Bcl-2/Bax比率减小(P<0.05);与MCAO组相比,SM+MCAO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以及Bax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Bcl-2和β-catenin蛋白表达量以及Bcl-2/Bax比率明显增加(P<0.05);与SM+MCAO组相比,Dkk-1+SM+MCAO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Bax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而Bcl-2蛋白表达量、Bcl-2/Bax比率明显减小(P<0.05)。 结论 参麦注射液通过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CIRI大鼠的脑损伤。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通过下调自噬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8, 26(3):222-226.

      关键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脑缺血再灌注自噬皮层神经元脑保护
      摘要 (1128)HTML (0)PDF 3.87 M (845)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通过调控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自噬水平对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的影响。 方法 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CIR组、Wnt/β-catenin激动剂氯化锂(LiCl)处理组(LiCl+CIR组)、生理盐水(NS)处理组(NS+CIR组),每组14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法建立大鼠CIR损伤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采用Garcia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评估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变;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测定大鼠皮层β-catenin、LC3-Ⅱ及P62蛋白表达。 结果 再灌注24 h后,与Sham组相比,CIR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升高,脑梗死体积增加,皮层β-catenin表达降低,LC3-Ⅱ表达升高,P6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CIR组相比,LiCl+CIR组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少,皮层β-catenin表达增加,LC3-Ⅱ表达降低,P6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 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通过调控自噬改善大鼠CIR的神经损伤。

    • 积雪草酸通过SIRT3/β-catenin/PPARγ信号通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管新生及心室重构

      2018, 26(6):593-599.

      关键词:SIRT3/β-catenin/PPARγ信号通路积雪草酸急性心肌梗死血管新生心室重构
      摘要 (836)HTML (0)PDF 6.52 M (862)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发展过程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β-连环蛋白(β-cateni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积雪草酸(AA)对AMI模型大鼠血管新生及心室重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SD大鼠按照体重均衡的原则随机分组,其中12只为空白对照组,剩余的大鼠制备AMI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AA高剂量组、AA中剂量组和AA低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药物干预组给予不同剂量的AA。28天后采用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管新生和心室重构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心肌SIRT3、β-catenin和PPARγ 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心脏功能变差,微血管密度(MVD)增加,心肌SIRT3、β-catenin、PPARγ mRNA表达和血清IL-6、TNF-α、NF-κB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心脏功能明显改善,MVD增加,心肌SIRT3、β-catenin、PPARγ mRNA表达均增加,血清IL-6、TNF-α、NF-κB水平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AA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心脏功能改善,MVD增加,心肌SIRT3、β-catenin、PPARγ mRNA表达均升高,血清IL-6、TNF-α、NF-κB水平降低(P<0.05)。结论 积雪草酸抑制大鼠梗死心肌SIRT3/β-catenin/PPARγ信号通路,对AMI大鼠心肌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通过JNK调控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β-catenin核内外分布

      2010, 18(5):375-379.

      关键词: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JNKβ-catenin
      摘要 (1218)HTML (0)PDF 5.06 M (1169)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阻断JNK后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引起的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JNK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50μg/L)刺激导致的β-catenin核内外分布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JNK抑制剂SP600125(10、20和40μg/L)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刺激后不同时间点p-JNK、JNK及胞浆和胞核β-catenin的表达变化,以及在应用不同浓度SP600125(10、20和40μg/L)后对p-JNK以及胞核β-catenin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刺激后和给予JNK抑制剂后β-catenin的核内外分布变化。结果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50μg/L)显著促进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0.876±0.041比0.370±0.082,P><0.01),在给予不同浓度(10、20和40μg/L)JNK抑制剂SP600125后平滑肌细胞增殖成浓度依赖性下降(0.635±0.063、0.470±0.044和0.381±0.054比0.876±0.041,P><0.01)。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刺激15 min后p-JNK及60 min后细胞核内β-catenin的表达达峰值,在给予不同浓度SP600125后p-JNK和细胞核内β-catenin的表达成浓度依赖性下降。免疫荧光检测提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刺激60 min后β-catenin核内聚集明显,而在给予SP600125(40μg/L)后β-catenin核内聚集受到了抑制。结论JNK磷酸化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刺激引起的β-catenin核内聚集中起关键调节作用。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6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