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3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内脏脂肪指数、脂质蓄积指数与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2021, 29(3):240-246.

      关键词:内脏脂肪指数脂质蓄积指数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 (1136)HTML (0)PDF 4.53 M (848)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内脏脂肪指数(VAI)、脂质蓄积指数(LA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 病例来源为北京市丰台区8家社区医院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9 215例。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完整的人口学信息及中医证候量表。检测项目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VAI、LAP两个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各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并进行分层研究。结果 对9 215例受试者(平均年龄60±9岁,61.4%的女性)进行了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为74.7%。CAS组在腰围、腰高比(WHtR)、女性VAI、女性LAP水平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女性内脏肥胖替代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均呈显著相关性(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性别(女性)、既往卒中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缺乏体育锻炼为脑卒中高危人群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吃蔬菜、吃水果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保护作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女性内脏肥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显著正相关。影响CAS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为VAI、年龄、性别(女性)、既往卒中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缺乏体育锻炼。

    • 冠状动脉钙化的研究进展

      2020, 28(4):356-362.

      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高危因素介入治疗他汀类药物
      摘要 (1772)HTML (0)PDF 3.94 M (919)收藏

      摘要: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多种因素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包括性别、年龄、持续的炎症状态、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非传统高危因素,以期为冠状动脉钙化的一级预防开辟新的思路。不断发展的影像学技术也为冠状动脉钙化的早期发现和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文章将重点回顾冠状动脉钙化的高危因素、发生机制、检查手段、临床意义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旨在提高人们对冠状动脉钙化的进一步认识和重视水平。

    • 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高危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

      2011, 19(6):517-520.

      关键词:冠心病高危不停跳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摘要 (1205)HTML (0)PDF 3.99 M (886)收藏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69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评价分析OPCABG治疗高危冠心病的价值。方法2000年7月至2010年6月696例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Eu-roSCORE大于6),69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PCABG组和CABG组。比较OPCABG和CABG两组病例在术前资料、手术死亡率、EuroSCORE分值、并发症率(并发症包括围术期心肌梗死、出血、脑部并发症、新发心房颤动、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不全等)等数据,统计分析组间差异。结果OPCABG组504例,EuroSCORE评分7.71±1.27;CABG组192例,EuroSCORE评分7.64±1.33。全部病例远端吻合口人均3.46±1.42个,ICU时间65.4±6.73 h,带气管插管时间16.4±6.9 h,并发症率27.9%,手术死亡率4.31%,EuroSCORE平均值7.68±1.30。两组病例术前资料在年龄、合并症、性别比例、心功能、EuroSCORE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OPCABG组与CABG组在远端吻合口数量、手术时间、输血量、引流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率(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不全)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OPCABG避免体外循环,治疗高危患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风险,并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3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