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9(5):389-394.
摘要:目的 研究miR-221通过细胞周期蛋白D1介导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损伤。方法 培养HCAEC并分为4组,对照组用无血清培养基处理,Hcy组用含有1 mmol/L Hcy的培养基处理,Hcy+NC(阴性对照)组转染NC抑制物后用含有1 mmol/L的培养基处理,Hcy+miR-221组转染miR-221抑制物后用含有1 mmol/L的培养基处理。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2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水平,MTS检测细胞活力OD490 nm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21靶向细胞周期蛋白D1。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cy组HCAEC的miR-221表达水平、细胞G0/G1期比例明显增加,OD490 nm水平、S期及G2/M期比例、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Hcy组及Hcy+NC组比较,Hcy+miR-221组的miR-221表达水平、G0/G1期比例明显降低,OD490 nm水平、S期及G2/M期比例、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mRNA 3′UTR第1224-1231碱基是miR-221的结合位点,miR-221能够降低野生型细胞周期蛋白D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荧光活力。结论 miR-221在Hcy诱导HCAEC损伤过程中表达增加,抑制miR-221表达能够减轻Hcy诱导的HCAEC损伤,靶向细胞周期蛋白D1是可能的分子机制。
2020, 28(2):113-117.
摘要:目的 观察川芎嗪(LI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炎症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1、10、100 μmol/L LIG预处理HCAEC 12 h,再加入1 mg/L LPS共同处理12 h。HCAEC的细胞活力通过噻唑蓝法检测;HCAEC的凋亡率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HCAEC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CAEC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蛋白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 LPS组细胞的活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HCAEC细胞凋亡率和培养液上清中IL-6和TNF-α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细胞中ABCA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调(均P<0.05)。LIG(10、100 μmol/L)+LPS组细胞活力较LPS组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和培养液上清中IL-6和TNF-α的水平较LPS组显著降低,细胞中ABCA1蛋白表达较LPS组显著上调(均P<0.05)。结论 LIG抑制LPS诱导的HCAEC的炎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LIG上调ABCA1的表达有关。
2018, 26(3):227-231, 236.
摘要:目的 探讨抗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37(IL-37)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中Toll样受体4(TLR4)激活后下游信号核因子κB(NF-κB)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将HCAEC培养3~5代后进行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IL-37干扰组、IL-37过表达组。利用脂质体转染将IL-37干扰序列加入IL-37干扰组,IL-37 DNA过表达质粒加入IL-37过表达组;孵育24 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转染效率以确定转染成功。各组给予TLR4激活剂脂多糖(200 μg/L)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检测干预24 h后ICAM-1蛋白的表达及干预30、60、120 min时磷酸化NF-κB蛋白的表达。 结果 对照组在TLR4激活后ICAM-1蛋白表达升高,与之相比,IL-37干扰组在TLR4激活后ICAM-1蛋白明显升高(P<0.05),但在IL-37过表达组中没有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IL-37干扰组TLR4激活后30、60、120 min各时间点磷酸化NF-κB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IL-37过表达组磷酸化NF-κB蛋白表达并没有明显升高(P>0.05)。 结论 IL-37可以抑制TLR4激活HCAEC中炎症因子ICAM-1的升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磷酸化的程度。IL-37的抗炎作用可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