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15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几种用于评价高脂血症疗效的新型指标

      2021, 29(8):718-721.

      关键词: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瘦素
      摘要 (470)HTML (0)PDF 2.32 M (598)收藏

      摘要:高脂血症是冠心病、脑梗死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已经成为目前冠心病预防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用于评价高脂血症疗效的指标多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体质量等。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瘦素、脂联素和粪便总胆汁酸是用于评价高脂血症疗效的新型指标,本文对这四个指标在评价高脂血症治疗疗效方面进行综述。

    • 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2020, 28(8):658-661.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瘦素
      摘要 (1365)HTML (0)PDF 2.43 M (789)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内分泌科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71例,均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是否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分成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38例)和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和瘦素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血压、血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较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 空腹血糖[7.97(6.37,9.37) mmol/L比6.97(6.27,8.04)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15%±1.79%)比(7.31%±1.22%)]和瘦素水平[(227.60±58.08) ng/L比(176.60±43.94) ng/L]均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瘦素(OR=1.016,95%CI 1.002~1.030,P=0.024)及糖化血红蛋白(OR=1.745,95%CI 1.060~2.874,P=0.029)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相关性。

    • 瘦素-p38MAPK通路介导高糖对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

      2014, 22(5):433-437.

      关键词:瘦素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高糖细胞凋亡心肌细胞
      摘要 (1203)HTML (0)PDF 4.32 M (1028)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瘦素-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通路在高糖损伤H9c2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35 mmol/L葡萄糖处理H9c2心肌细胞以建立高糖损伤细胞模型。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双氯荧光素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测定胞内活性氧水平;Hoechst 33258核染色检测凋亡细胞形态与数量的改变;罗丹明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测定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瘦素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35 mmol/L葡萄糖处理H9c2心肌细胞明显促进瘦素的表达。在高糖处理H9c2心肌细胞前,应用50 μg/L瘦素拮抗剂预处理24 h明显抑制高糖对磷酸化p38MAPK表达的上调作用。瘦素拮抗剂预处理24 h或p38MAPK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60 min均能抑制高糖对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使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细胞数量减少,活性氧生成及线粒体膜电位丢失减小。结论 瘦素-p38MAPK通路参与高糖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 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云南地区高血压合并肥胖的相关性

      2012, 20(11):1007-1012.

      关键词: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肥胖;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摘要 (1343)HTML (0)PDF 1.60 M (1155)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瘦素受体(LEPR)基因多态性与云南地区汉族人口高血压合并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云南地区汉族高血压病住院患者283例,同期选取正常对照组153例。将高血压组以体质指数(BMI)≥28 kg/m2划分为肥胖高血压组162例和单纯高血压组121例两个亚组。运用聚合酶连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测定LEPR基因Gln223Arg和Lys109Arg多态性。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结果LEPR基因Gln223Ar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1); LEPR基因Lys109Ar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LEPR基因Gln223Arg等位基因A的频率在肥胖高血压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1),并且有着更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p<0.05)。Lys109Arg基因型频率在肥胖高血压组临床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EPR基因Gln223Arg与高血压合并肥胖明显相关;且A等位基因是高血压合并肥胖人群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Lys109Arg多态性与高血压及各项临床特征比较无明显相关。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2010, 18(6):483-486.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瘦素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 (1082)HTML (0)PDF 3.79 M (970)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79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用高分辨二维颈动脉超声技术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平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肾脏病伴颈动硬化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mm,和/或颈动脉斑块)较无颈动脉硬化组血清瘦素(17.06±1.06lng/L比14.27±0.70ng/L)和C-反应蛋白(3.32±0.19mg/L比2.55±0.17mg/L)水平明显升高(P><0.01);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瘦素与尿素氮、肌酐、C-反应蛋白、体质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293,P><0.01;r=0.324,P><0.01;r=0.539,P><0.01;r=0.312,P><0.05);与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389,P><0.01;r=-0.454,P><0.01;r=-0.246,P><0.05)。瘦素(β=1.527,P><0.05)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高瘦素血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其可能参与了慢性肾脏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2010, 18(11):878-881.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脂联素瘦素脂联素/瘦素比值
      摘要 (1286)HTML (0)PDF 5.03 M (1087)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及二者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进行采集,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测量脂联素和瘦素的变化,分析脂联素/瘦素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定量和空腹血C反应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联素和脂联素/瘦素比值(2.78比1.16)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组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年龄、纤维蛋白原定量和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与脂联素和脂联素/瘦素比值(r=-0.314)呈负相关。在校正体质指数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脂联素/瘦素比值仍呈负相关(r=-0.5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瘦素比值降低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脂联素/瘦素比值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变小(2.10比1.37比0.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层结果显示,当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逐渐升高时,脂联素/瘦素比值与冠状动脉危险因素仍然相关,而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危险因素不再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联素/瘦素比值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脂联素/瘦素比值可望作为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血清学标志。脂联素/瘦素比值相对于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胰岛素抵抗是一个较好评估胰岛素抵抗致冠状动脉病变的指标。

    • 小鼠瘦素基因的原核表达及产物纯化

      2009, 17(4):277-280.

      关键词:小鼠瘦素包涵体Western Blotting亲和纯化
      摘要 (1035)HTML (0)PDF 3.99 M (1138)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小鼠瘦素基因的克隆、表达、产物纯化与鉴定。方法应用聚合酶链扩增技术,以含有小鼠瘦素cDNA序列的质粒pMETmouseleptin为模板,扩增后克隆至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lep,酶切、测序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E.coliBL21,构建工程菌株BL21-pET-lep。使用0.1mmol/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在不同的时间段诱导蛋白表达,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电泳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瘦素蛋白的分子质量以及最佳表达时间。使用0.5%十二烷基肌氨酸钠溶解包涵体后通过Ni2+亲和层析柱纯化。结果正确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8a-lep。0.1mmol/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BL21-pET-lep6h具有最高蛋白表达量,含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9.2%。SDS-PAGE以及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所表达的小鼠瘦素为携带组氨酸标签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22.5kDa。使用Ni2+层析柱纯化后的蛋白纯度为1.086g/L。结论应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进行了小鼠瘦素基因的克隆、表达、产物纯化与鉴定。

    • 瘦素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及肥胖的关系

      2007, 15(6):454-456.

      关键词:内科学瘦素Gensini积分体质指数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 (1278)HTML (0)PDF 2.89 M (991)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瘦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体质指数的关系。方法拟诊冠心病患者9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20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73例,计算各组患者的Gensini积分、体质指数,检测血浆瘦素水平,并分析瘦素水平与Gensini积分、体质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浆瘦素水平随Gensini积分增加而升高(p<0.05);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1~30分组、31~90分组及>90分组,瘦素水平分别为0.61±0.15μg/L、0.77±0.13μg/L及0.93±0.13μg/L;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瘦素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43,p<0.01)。随体质指数的增加瘦素水平逐渐升高(p<0.05),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瘦素水平分别为0.59±0.17μg/L、0.75±0.16μg/L、0.89±0.11μg/L。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瘦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及肥胖显著相关,推测瘦素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瘦素变化及其对预后评估的影响

      2007, 15(6):457-460.

      关键词:内科学瘦素瘦素受体患者,慢性心力衰竭预后
      摘要 (1184)HTML (0)PDF 4.05 M (905)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瘦素和可溶性瘦素受体变化及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瘦素和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测定后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限为8~12月,终点事件包括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预后分析采用Ka-plan-meirer预后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的血清瘦素和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分别为12.4±3.0比6.3±2.0μg/L,p<0.01;42.40±10.0比25.6±10.7μg/L,p<0.01)。不同心功能分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Ⅱ级、Ⅲ级和Ⅳ级心功能患者分别为14.0±1.6μg/L、12.8±1.0μg/L和10.8±1.3μg/L;p>0.05)。Kaplan-meirer预后分析结果发现低瘦素水平患者的生存曲线明显优于高瘦素水平组(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瘦素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有预测价值(标准回归系数为0.112,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升高。血清瘦素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预后有预测价值。

    • 烟酸对高脂血症兔瘦素、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和CD36表达的影响

      2007, 15(10):733-737.

      关键词:内科学烟酸瘦素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CD36脂肪组织高脂血症
      摘要 (1072)HTML (0)PDF 5.29 M (1480)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烟酸对高脂血症兔血清瘦素及皮下脂肪组织瘦素、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及CD36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给予高胆固醇饮食饲养8周后,随机分为高脂组和烟酸组:高脂组继续饲以高胆固醇饲料6周;烟酸组在饲以高胆固醇饲料的基础上给予烟酸0.2g/(kg.d),共6周。另选择普通饮食14周兔(n=6)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束后,取腹股沟处皮下脂肪组织称重并冻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及脂肪细胞培养基瘦素水平;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组织瘦素、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及CD36mRNA的表达。此外,在体外观察不同浓度的烟酸对高脂兔脂肪细胞瘦素、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及CD36 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组兔血清及脂肪组织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烟酸治疗6周后可降低血清及脂肪组织瘦素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表明烟酸组较高脂组瘦素mRNA表达降低,瘦素mRNA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mRNA和CD36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体外实验亦表明,烟酸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脂肪细胞瘦素mRNA表达,并剂量依赖性地上调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及CD36 mRNA的表达。结论烟酸治疗能降低高脂血症兔血清及脂肪分泌瘦素水平,上调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及CD36 mRNA的表达。

    上一页12
    共2页15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