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26(3):227-231, 236.
摘要:目的 探讨抗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37(IL-37)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中Toll样受体4(TLR4)激活后下游信号核因子κB(NF-κB)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将HCAEC培养3~5代后进行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IL-37干扰组、IL-37过表达组。利用脂质体转染将IL-37干扰序列加入IL-37干扰组,IL-37 DNA过表达质粒加入IL-37过表达组;孵育24 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转染效率以确定转染成功。各组给予TLR4激活剂脂多糖(200 μg/L)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检测干预24 h后ICAM-1蛋白的表达及干预30、60、120 min时磷酸化NF-κB蛋白的表达。 结果 对照组在TLR4激活后ICAM-1蛋白表达升高,与之相比,IL-37干扰组在TLR4激活后ICAM-1蛋白明显升高(P<0.05),但在IL-37过表达组中没有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IL-37干扰组TLR4激活后30、60、120 min各时间点磷酸化NF-κB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IL-37过表达组磷酸化NF-κB蛋白表达并没有明显升高(P>0.05)。 结论 IL-37可以抑制TLR4激活HCAEC中炎症因子ICAM-1的升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磷酸化的程度。IL-37的抗炎作用可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2017, 25(12):1212-1218.
摘要:目的 探讨甘草查尔酮A(Lico 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 用100 μg /L佛波酯(PMA) 诱导THP-1细胞48 h,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后,分为空白组、LPS组和LPS +不同浓度Lico A组(20、10、5 mg/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 mNR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 检测TLR-4、NF-κB、IκB激酶(IKKα)、磷酸化IKB-α(p-IKB-α)、环氧合酶2(COX-2)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LPS诱导THP-1巨噬细胞后,IL-1β、IL-6、TNF-α水平升高,Lico A可降低LPS诱导引起的IL-1β、IL-6和TNF-α 表达水平升高。LPS 刺激后TLR-4 mNRA 及蛋白表达增加,NF-κB 活化,Lico A可拮抗以上作用,阻止NF-κB 活化。 结论 Lico A可通过TLR-4/NF-κB 通路抑制LPS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炎性反应。
2015, 23(09):954-958.
摘要:轻度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mmLDL)激活巨噬细胞上Toll样受体4(TLR4)、信号转接分子脾酪氨酸激酶(Syk)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导致细胞骨架重构、液相摄取增强、活性氧簇产生、炎症因子分泌等,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故而,该通路中涉及的信号分子或将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点。
2012, 20(1):37-41.
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及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肿瘤坏死因子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炎症性疾病的影响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脂多糖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 h后,加入阿托伐他汀干预24 h,收集细胞,荧光定量PCR法测定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肿瘤坏死因子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 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其蛋白表达。结果用脂多糖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引起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肿瘤坏死因子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高表达(p<0.01),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显著抑制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肿瘤坏死因子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Toll样受体4信号转导通路主要原件及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肿瘤坏死因子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炎症性疾病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