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3(1):58-60.
摘要:目的 比较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对老年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2 4h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6 0例轻中度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选用氨氯地平片5mg和依那普利片10mg ,每日一次,共4周。用药前后进行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两组药物治疗第4周末2 4h动态血压发现,2 4h平均收缩压、脉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氨氯地平组治疗后总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7.0 3±8.5 5mmHg和4 .83±4 .82mmHg ;平均动脉压下降了8.86±4 .76mmHg ,依那普利组治疗后总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4 .30±7.2 6mmHg和5 .97±2 .87mmHg ,平均动脉压下降了8.74±3.0 7mmHg ,组间比较收缩压下降幅度无差异(P =0 .187) ,脉压下降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 =0 .0 0 5 )。氨氯地平组脉压差下降幅度大于依那普利组(16 .97±14 .0 6mmHg比8.33±7.84mmHg ,P =0 .0 0 5 ) ,两药对舒张压的影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有效率相似(76 .7%比73.3% ,P =0 .76 6 ) ,达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 6 .7%比5 6 .7% ,P =0 .4 2 6 )。氨氯地平组发生胫前水肿2例,依那普利组咳嗽5例。结论 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对老年纯收缩期高血压均有效,尤其长效钙离子拮抗剂耐受性好,副作用少,依从性好
2000, 8(2):147-150.
摘要:为探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纤溶功能紊乱中的意义;用腹腔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诱导大鼠高血压,导致纤溶功能紊乱,从第2周开始分别给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阻滞剂氯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干预,于第5周末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各组大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 1的血浆活性,并观察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干预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大鼠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活性增强5 0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减低34%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比值升高12 7% ,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1)。氯沙坦或依那普利干预均可使上述指标得到显著改善(P<0 .0 1)。离体血管孵育时高血压大鼠血管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的能力比对照组明显增强(P<0 .0 1) ;氯沙坦或依那普利干预使其生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的基础水平及不同浓度凝血酶诱导的过度释放分别减少19%~46 %和2 5 %~5 0 % (P<0 .0 1) ,两种干预间差异无显著性;给10 .0kIU L凝血酶刺激时,高血压大鼠离体血管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生成较对照组下降32 % (P<0 .0 5 ) ,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干预均未能改善这种下降趋势。结果表明,氯沙坦或依那普利干预可抑制高血压大鼠血管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的过度生成,但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无影响。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纤溶系统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调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的生成,并经血管紧张素Ⅱ介导
1999, 7(1):46-49.
摘要:为探讨依那普利、硝苯吡啶和洛伐他丁对高胆固醇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本文将37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胆固醇组、依那普利组、硝苯吡啶组和洛伐他丁组,后三组在高胆固醇饮食的基础上给相应药物。喂养16周后处死所有动物,测定主动脉组织中胆固醇含量及斑块面积比。结果发现,依那普利和硝苯吡啶不影响血脂水平,洛伐他丁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洛伐他丁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明显低于胆固醇组、依那普利组和硝苯吡啶组。各组主动脉组织中胆固醇含量分别为1.06±0.16、4.95±1.19、2.57±0.62、3.42±0.90、3.12±0.52mg/g主动脉湿重;斑块面积百分比分别为0、38.93%±7.97%、19.98%±4.42%、27.79%±8.28%、18.94%±6.75%;依那普利、硝苯吡啶和洛伐他丁三组的斑块面积均较胆固醇组明显减少(p<0.01)。结果提示,洛伐他丁能抑制高胆固醇血症,防止粥样斑块的形成,而依那普利和硝苯吡啶不影响高脂血症,却能保护动脉壁,预防和减轻粥样斑块的形成,它们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途径是各不相同的。
1994, 2(4):159-161.
摘要:本文检测70例外周分离的中性粒细胞氧自由基变化。其中正常未服药对照者20例,冠心病患者21例(服用卡托普利者8例,服用依那普利者6例,未服药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29例(服用卡托普利者12例,服用依那普利者6例,未服药者11例)。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服用卡托普利或服用依那普利后,其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峰值、积分均显著低于两者未服药组;而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服用卡托普利或依那普利组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与正常未服药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患者服用卡托普利与服用依那普利间各检测指标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