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中慢血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 31(3):238-244.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3.03.009

      关键词:旋磨慢血流影响因素
      摘要 (631)HTML (0)PDF 4.93 M (773)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RA)中发生慢血流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脏中心接受RA的219例冠心病患者,旋磨后即刻复查造影,依据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是否≤2级,分为慢血流组(50例)和血流正常组(169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介入相关资料,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评价慢血流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预测慢血流的价值。 [结果]慢血流组患者共50例(22.8%),与血流正常组相比,慢血流组患者最大磨头直径1.25 mm的比例更高(P<0.05),最大磨头直径1.5 mm的比例更低(P<0.05);病变长度、旋磨总时间更长,旋磨次数更多(均P<0.05);而旋磨前收缩压更低,参考血管直径更小(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度增加是旋磨术中发生慢血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参考血管直径大和旋磨前收缩压高是保护性因素。联合应用病变长度、参考血管直径及旋磨前收缩压可以提高对旋磨术中慢血流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36,灵敏度为78.0%,特异度为65.1%。 [结论]病变长度增加是旋磨术中慢血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参考血管直径大、旋磨前收缩压高是保护性因素,三者联合应用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斑块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0, 18(5):398-400.

      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影响因素
      摘要 (1168)HTML (0)PDF 2.90 M (901)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人颈动脉内膜斑块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共32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所有对象的颈动脉内膜斑块情况并进行分级。利用病历记录获取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既往高血压控制情况、长期吸烟史、高血压家族史、脑卒中史等信息资料。结果颈动脉内膜斑块总检出率为77.4%,其中1级、2级和3级分别占32.0%、36.9%和8.5%(斑块分级)。累计有序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高龄、血压控制不良、高血压病程长是斑块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斑块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男性、高龄和血压控制不良。结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斑块检出率较高,男性病人、高龄、血压控制不良者是其中的高危人群。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2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