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4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低剂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评估壁冠状动脉管腔的临床价值

      2020, 28(9):803-808.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壁冠状动脉心肌桥收缩压迫
      摘要 (431)HTML (0)PDF 6.15 M (622)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迭代重建算法(IRA)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技术评估壁冠状动脉管腔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治疗并行CCTA检查确诊为左前降支心肌桥(MB)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根据患者MB病变程度将其分为无收缩压迫组32例、轻度收缩压迫组56例以及重度收缩压迫组72例。测量并比较3组患者的壁冠状动脉管腔密度差异(MCA-COD)、冠状动脉腔内强化梯度(TAG)和标化TAG值以及MB长度,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标化TAG、MCA-COD以及MB长度对收缩压迫MB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随着收缩压迫程度增加,患者TAG、标化TAG值逐渐下降,MCA-COD以及MB长度逐渐增大;重度收缩压迫组与轻度收缩压迫组、无收缩压迫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检查MB是否伴有收缩期压迫方面,MCA-COD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相比标化TAG和MB长度更高,且三者联合检测在预测伴重度收缩压迫时的诊断价值更高。三者联合检测对轻度收缩压迫的诊断敏感度为83.12%,特异度为8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 0.768~0.864);对重度收缩压迫的诊断敏感度为90.62%,特异度为8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95%CI 0.799~0.890),相比各指标单独检测诊断价值更高。结论 MCA-COD、标化TAG以及MB长度作为基于IRA的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CCTA检查指标,对于评估伴收缩压迫MB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2018, 26(7):744-748.

      关键词:心肌桥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心肌缺血
      摘要 (879)HTML (0)PDF 3.06 M (1175)收藏

      摘要:由于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通常无症状,长期以来,这一解剖异常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良性变异。但是,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应用普及和临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学者认为心肌桥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人类生命。目前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尚无明确的指南指导临床诊疗。文章就心肌桥的发病率、病理生理、诊疗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心肌桥的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使越来越多患者受益。

    • 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像学指标与心肌缺血症状的相关性

      2017, 25(1):43-47.

      关键词: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造影心肌缺血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 (1179)HTML (0)PDF 3.55 M (925)收藏

      摘要:目的 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探讨MB-MCA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像学指标与心肌缺血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的MB病例,入选既经冠状动脉CTA又经CAG诊断的MB病例152例。按照有无动脉粥样硬化(As)分为单纯MB组、As并MB组;根据有无心肌缺血症状分为有症状组、无症状组。分析并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资料。分析MB-MCA影像学指标与心肌缺血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冠状动脉CTA对MB的检出率为11.4%,CAG对MB的检出率为10.1%,两者相近。152例MB-MCA特点:收缩期压缩程度为50.1%±10.5%,舒张期压缩程度为22.8%±10.5%;平均长度为18.2±11.5 mm,厚度为2.7±0.8 mm;最常见MB发生部位为左前降支(LAD)中段(60.7%)。As并MB组心肌缺血症状(典型胸闷等)发生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MB组(75.5%比58.7%,66.0%比43.5%,P<0.001)。有症状组比无症状组MB更多分布于LAD中段(86.9%比68.9%,P<0.001),更易合并As发生(74.8%比57.8%,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B厚度、MCA收缩期及舒张期压缩程度与心肌缺血症状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冠状动脉CTA与CAG对MB的检出率相似。MB合并As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发生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均高于单纯MB患者。MB患者心肌缺血症状与MB厚度、MCA压缩程度及As密切相关。

    •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

      2007, 15(4):303-305.

      关键词:临床诊断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摘要 (1020)HTML (0)PDF 4.22 M (932)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1422例患者均行64层CT扫描,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建和后处理,观察有无心肌桥,测量心肌桥的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所有肌桥病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CT结果对比。结果共发现104例119段心肌桥,平均长度及厚度分别为5.0±2.7mm、2.0±1.6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31%±17%。104例肌桥患者数学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发现42例44段肌桥,其长度为5.1±3.6mm、狭窄程度为70.2%±28.4%,与CT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64层CT可清晰显示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对其诊断有着特殊的临床价值。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4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