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127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急性心肌梗死中N6-甲基腺苷与铁死亡的相关分析

      2025, 33(2):135-143.DOI: 10. 20039/ j. cnki. 1007-3949. 2025. 02. 006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铁死亡N6-甲基腺苷生物信息学
      摘要 (31)HTML (0)PDF 19.02 M (439)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中N6-甲基腺苷(m6A)与铁死亡的相关性。 [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两个微阵列数据集GSE34198和GSE59867。对AMI组和对照组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使用R语言对所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和GSVA分析。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铁死亡相关基因进行DRA、GBM、LASSO、randomForest特征基因筛选。对筛选出的铁死亡核心基因和m6A相关基因的表达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筛选出相关性强的m6A修饰基因和铁死亡相关基因。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集AMI和对照全血样本各10例,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相关基因的表达。 [结果]从两个数据集中提取出431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分析显示,其主要富集在TNF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SVA得到富集通路有铜死亡、网状细胞死亡、内吞细胞死亡、细胞内碱化死亡和铁死亡。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铁死亡相关基因特征基因筛选,从中筛选出19个核心铁死亡相关基因。将筛选出的铁死亡相关基因和m6A相关基因表达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其中LRPPRC-IREB2、LRPPRC-ATG5、YTHDC2-IREB2、HNRNPA2B1-IREB2、YTHDC2-ATG5为相关性最高的5组基因。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MI患者LRPPRC、YTHDC2、HNRNPA2B1、IREB2、ATG5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01),与数据库中基因表达情况一致。 [结论]在AMI中m6A甲基化和铁死亡存在相关性。通过调节m6A甲基化相关基因可以调控AMI中的铁死亡,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2024, 32(1):1-8.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
      摘要 (206)HTML (0)PDF 6.49 M (800)收藏

      摘要:外泌体是细胞间通讯的方式,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为外泌体内的信息载体,近年来有多项研究报道其参与了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本文对外泌体lncRNA在急性心肌梗死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外泌体lncRNA发挥的调节作用,分析外泌体lncRNA作为心肌梗死标志物和治疗策略的研究现状,并通过公共数据库中的测序信息,筛选具有潜力的生物标志物。

    • 三维超声心动图右心室特征对急性左心室下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2024, 32(2):149-154.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力衰竭
      摘要 (166)HTML (0)PDF 5.08 M (740)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三维超声心动图右心室特征对急性左心室下壁心肌梗死(INF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力衰竭(HF)的预测价值。 [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21年10月261例INFMI患者,根据PCI术后1年随访记录分为心力衰竭组(n=42)和无心力衰竭组(n=219)。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心动图特征;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筛选术后HF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 [结果]经筛选,在最优λ值处LASSO模型纳入INFMI患者游离壁中间段和整体纵向应变、流入道舒张期末容积和射血分数、体部舒张期末容积和射血分数。术后体部射血分数降低(截断值43.27%)、流入道射血分数降低(截断值51.49%)、整体纵向应变升高(截断值-13.52%)对HF有较高预测价值。联合年龄、Killip分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构建列线图模型区分度较高,一致性指数0.981(95%CI:0.872~0.997),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度较好。 [结论]INFMI患者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流入道和体部射血分数联合年龄、Killip分级、NT-proBNP对PCI术后1年HF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预测模型可作为临床决策工具使用。

    • 升高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相关

      2024, 32(4):325-331.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住院期间死亡风险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
      摘要 (205)HTML (0)PDF 5.41 M (669)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升高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之间是否相关。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2021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AMI患者的病史资料,共1 550例,其中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共132例。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常规、血脂相关指标、空腹血糖、心肌酶、心肌梗死类型、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住院期间结局、心力衰竭、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情况以及住院期间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情况。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将MLR>0.342的患者定义为高MLR组(n=699),MLR≤0.342的患者则定义为低MLR组(n=851)。 [结果]高MLR组患者的年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MLR、心肌肌钙蛋白I(cTnI)、空腹血糖(FBG)、eGFR<60 mL/(min·1.73 m2)、男性患者、心力衰竭、住院期间发生全因死亡人数的比例均高于低MLR组(P<0.05),体质指数(BMI)、淋巴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eGFR>60 mL/(min·1.73 m2)、高血压、使用抗血小板类药物的人数均低于低MLR组(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结果显示,高MLR与老年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独立相关(OR=1.812,95%CI:1.106~2.969,P=0.018)。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LR联合cTnI或FBG后其预测能力显著提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和0.739。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结果显示,MLR与老年AMI患者住院结局之间存在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 [结论]升高的MLR与老年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独立相关,临床医生可在日常诊疗中考虑使用MLR指标对这类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和相关处置以改善其短期预后。

    • 外周血衍生炎症标志物SII和SIR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2024, 32(7):606-612.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4.07.008.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全身炎症免疫指数全身炎症反应指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摘要 (279)HTML (0)PDF 5.60 M (3119)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免疫指数(SII)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5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二病区住院治疗的AMI患者,结合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入选246例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事件组与非事件组,进行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将除外SII和SIRI的所有变量纳入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MACE风险的因素,并将其作为显著性协变量进行校正,从而分别评估SII和SIRI与MACE风险的关系。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PCI、左心室射血分数、白蛋白水平及年龄是影响AMI患者院内发生MACE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OR=0.2,5%CI:0.194~0.960,P=0.038;OR=0.0,5%CI:0.890~0.969,P=0.001;OR=0.0,5%CI:0.621~0.845,P<0.001;OR=1.3,5%CI:1.070~1.228,P<0.001),并以此建立基础模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将SII与SIRI校正上述显著性协变量后,两者都是AMI患者院内发生MACE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5%CI:1.001~1.008,P=0.002;OR=4.7,5%CI:2.597~8.142,P<0.001)。SII和SIR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8和0.785,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34.83和1.03。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在校正显著性协变量后,SII(Nonlinear P=0.639)与SIRI(Nonlinear P=0.683)与MACE风险呈线性关系。阈值效应分析显示,当SIRI>0.93时,MACE风险开始增加。 [结论]SII和SIRI水平升高是AMI患者院内发生MACE风险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

    • TLR4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 32(8):705-711.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Toll样受体4炎症
      摘要 (146)HTML (0)PDF 4.14 M (4947)收藏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由冠状动脉持续阻塞引起的严重疾病,对人民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近年来,Toll样受体4(TLR4)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被广泛研究,研究人员发现TLR4在AMI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TLR4调控AMI发展和预后的最新进展,并总结了近年来利用临床药物、TLR4抑制剂、间充质干细胞和天然生物活性分子靶向TLR4的治疗方法,为解决AMI引起的心肌损伤和改善预后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血管内超声参数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

      2023, 31(2):131-138.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3.02.005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室功能
      摘要 (761)HTML (0)PDF 6.77 M (1039)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血管内超声(IVUS)参数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1年12月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NSTE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42例)和多支病变组(48例)。分析NSTE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加重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斑块负荷、偏心指数、重构指数、纤维帽厚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VUS参数变化对NSTE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加重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胱抑素C(CysC) >1.54 mg/L(OR=2.115,95%CI:1.377~3.047)、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34.25 mg/L(OR=1.342,95%CI:1.128~2.412)、斑块负荷>60%(OR=1.399,95%CI:1.232~2.405)、偏心指数>6.99(OR=1.357,95%CI:1.035~2.164)、重构指数>0.99(OR=1.840,95%CI:1.374~3.023)、纤维帽厚度<0.72 mm(OR=0.933,95%CI:0.785~0.994)及LVEF<58%(OR=0.726,95%CI:0.544~0.862)是NSTE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加重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P<0.05)。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斑块负荷、偏心指数、重构指数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纤维帽厚度与LVEF呈明显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斑块负荷升高、偏心指数升高、重构指数升高及纤维帽厚度降低联合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加重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95%CI:0.841~0.953),远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AUC值。基于7项独立预测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显示,AUC为0.839,C-index指数为0.82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出较好的拟合度(χ2=1.475,P=0.386),且具有较高的净获益值。 [结论]NSTEAMI患者的斑块负荷、偏心指数、重构指数与LVEF呈负相关,纤维帽厚度与LVEF呈正相关。斑块负荷升高、偏心指数升高、重构指数升高及纤维帽厚度降低联合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加重的诊断价值远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价值。

    • NSTEMI患者血流储备分数与心肌酶谱间的关系及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2023, 31(3):253-260.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3.03.011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谱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摘要 (559)HTML (0)PDF 5.39 M (766)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心肌酶谱间的关系及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NSTEMI患者136例,均行FFR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根据术后1个月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14)、非MACE组(n=12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心肌酶谱指标、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参数及FFR技术参数,分析FFR技术参数与心肌酶谱指标、QCA参数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MACE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心肌酶谱指标、QCA参数、FFR预测MACE的价值。 [结果]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60岁患者占比升高0.55倍,GRACE评分升高0.11倍,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升高0.38倍,肌酸激酶(CK)水平升高0.22倍,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升高0.24倍,狭窄程度升高0.08倍,病变长度升高0.11倍,FFR降低11.9%,罪犯血管最小管腔面积降低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R与cTnI、CK、CK-MB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FFR与狭窄程度、病变长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GRACE评分、罪犯血管最小管腔面积后,心肌酶谱指标(cTnI、CK和CK-MB)、QCA参数(狭窄程度、病变长度)、FFR均与MACE发生有关(P<0.05);FFR预测MACE的AUC为0.885,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65.88%。 [结论]NSTEMI患者FFR与心肌酶谱指标(cTnI、CK、CK-MB)水平变化呈负相关,并可预测MACE的发生风险。

    • 冠心病患者四种常规炎症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

      2023, 31(4):297-303.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3.04.003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
      摘要 (1257)HTML (0)PDF 4.66 M (1666)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四种常规炎症标志物联合检测与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2月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99例,年龄(60.4±10.4)岁;AMI患者96例,年龄(61.9±14.6)岁;收集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年龄(58.2±9.5)岁。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检测炎症标志物,Logistic回归分析炎症标志物与冠心病患者发生AMI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疾病预测价值。 [结果]AMI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血清SOD水平明显低于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充分调整了协变量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OD与AMI发病呈负相关(OR=0.952,95%CI为0.932~0.973,P<0.001),WBC、NEUT和Hcy与AMI发病呈正相关(OR=1.901,95%CI为1.510~2.393,P<0.001;OR=2.059,95%CI为1.580~2.684,P<0.001;OR=1.041,95%CI为1.010~1.073,P=0.008)。ROC曲线分析显示,通过这四种常规炎症标志物建立的联合因子预测AMI的AUC为0.836(95%CI为0.780~0.891,P<0.001),在TC和LDLC均正常的患者中联合因子预测AMI的AUC为0.852(95%CI为0.789~0.914,P<0.001)。 [结论]WBC、NEUT和血清Hcy水平升高以及血清SOD水平下降是冠心病患者AMI发生的危险因素,这四种炎症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能提高冠心病患者发生AMI的预测效能。

    • 炎症因子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2023, 31(7):639-644.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炎症因子冠状动脉病变
      摘要 (362)HTML (0)PDF 2.87 M (738)收藏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基础上,因血栓形成、斑块破裂所致心肌持久性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心肌坏死。炎症因子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就相关炎症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上一页123456
    共13页127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