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31(6):510-516.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3.06.008
摘要:目的]探索血液中残粒胆固醇(RC)水平与冠心病(CHD)和心肌梗死(MI)的因果关系。 [方法]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研究RC与CHD和MI的潜在因果关系。使用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IVW)法作为两样本MR分析的主要分析方法,并采用敏感性分析(包括异质性检验、多效性分析和逐个剔除检验)评估MR分析结果的稳健性。 [结果]IVW法分析结果显示,RC与CHD和MI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CHD:OR=1.57,95%CI:1.40~1.76,P=2.01E-14;MI:OR=1.59,95%CI:1.40~1.79,P=1.26E-13)。MR-Egger回归结果提示筛选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CHD和MI不存在基因多效性(分别为P=0.924 1、P=0.740 5)。 [结论]血液中RC水平升高与CHD和MI风险增加存在因果关系。
2023, 31(12):1058-1066.
摘要:目的]明确残余胆固醇(RC)与青年冠心病患者远期心血管风险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11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3 200例,按照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45岁)、中年组(45~70岁)和老年组(≥70岁);根据RC水平分为高组和低组。统计分析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用KM法评估无MACE事件的生存率,Cox回归评价临床终点的预测因子。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展示RC与MACE风险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 [结果]完成随访3 112例,随访率为97.25%。其中青年组(<45岁)160例,中年组(45~70岁)2 390例,老年组(≥70岁)562例。随访时间中位数7.36年。其中864例(27.8%)经历了MACE事件。KM曲线显示,RC不是全年龄段冠心病患者远期发生MACE的预测因子(P>0.05),也不是中年组和老年组的预测因子(P>0.05);KM曲线和Cox回归发现,RC是青年冠心病患者远期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青年冠心病患者的RC每升高1 mmol/L其发生MACE的风险增加1.07倍(HR=2.7,5%CI:1.35~3.17,P<0.01);通过计算及验证,发现预测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RC最佳截断值为0.94 mmol/L,RC>0.94 mmol/L的青年冠心病患者MACE风险增加1.98倍(HR=2.8,5%CI:1.41~6.32,P<0.01);反之,RC<0.94 mmol/L的青年冠心病患者MACE风险降低66%(HR=0.4,5%CI:0.16~0.71,P<0.01)。 [结论]高血浆RC水平是青年冠心病患者远期(7.36年)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该人群RC水平的最佳截断值为0.94 mmol/L,在此水平以下可使青年冠心病患者的MACE风险降低66%。
2022, 30(4):335-340.
摘要:目的 评估残余胆固醇联合传统血脂指标能否提高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4年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因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住院而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421例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住院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的各类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血脂、血糖等基本临床基线资料。患者出院后长期随访(随访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电话、短信等),当其因MACCE再入院时则纳入病例组,共95例;选取同期队列中为高血压前期但未发生MACCE的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的差异、对各类血脂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其OR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类血脂指标及联合预测因子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发生MACCE的预测价值、采用MEDCALC软件对传统血脂指标及联合预测因子的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残余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残余胆固醇/HDLC、LDLC/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高盐饮食人数、糖尿病患病人数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模型1)因素后,残余胆固醇、non-HDLC、TG、TC、残余胆固醇/HDLC、LDLC/HDLC均为导致高血压前期患者发生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ROC曲线分析残余胆固醇联合其他血脂指标预测高血压前期患者发生MACCE的AUC为0.704,而单用残余胆固醇或其他血脂指标预测高血压前期患者发生MACCE的AUC均小于联合预测因子的AUC;应用DELONG方法对联合预测因子的AUC与单独血脂指标的AUC进行比较发现,除non-HDLC显示临界阳性外,其他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前期患者中,残余胆固醇、LDLC、non-HDLC、TG、TC、残余胆固醇/HDLC、LDLC/HDLC为此类患者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残余胆固醇联合其他血脂指标构建的联合预测值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发生MACCE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2022, 30(7):640-644.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2.07.014
摘要:残余胆固醇(remnant cholesterol,RC)所趋使的残余风险近来被欧美等国家高度重视。相比于传统血脂四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C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架内再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多种心血管疾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预测价值,并且这种预测价值是独立于传统血脂四项的。重视及调控残余胆固醇水平对于改善这些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22, 30(10):878-883.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2.10.007
摘要: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对血压正常高值冠心病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4年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且血压处于血压正常高值的患者共421例。选取该队列中发生MACCE的血压正常高值患者97例为病例组,采用随机数字表筛选同队列中未发生MACCE的血压正常高值患者97例为对照组,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病例组高盐饮食人数、糖尿病患者人数、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Gensin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对照组的2.6、6.28、1.14、1.6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脂相关的指标中,病例组残余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对照组的1.41、1.38、1.07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14.84,95%CI为5.13~42.89,P<0.01)、高盐饮食(OR=6.6,5%CI为3.00~13.90,P<0.01)、残余胆固醇水平(OR=10.07,95%CI为2.89~35.05,P<0.01)与血压正常高值患者发生MACCE相关。采用ROC曲线评价残余胆固醇对血压正常高值患者发生MACCE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残余胆固醇预测血压正常高值患者发生MAC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4(95%CI为0.567~0.721),最佳截断值为0.52 m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2%和50.5%。 [结论]糖尿病、残余胆固醇水平及高盐饮食是导致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残余胆固醇水平>0.52 mmol/L可预测血压正常高值人群MACCE的发生。
2021, 29(12):1047-1052.
摘要:目的 基于Gensini评分探究高血压前期患者残余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4年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36 216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421例高血压前期患者。其中Gensini评分≥20的患者有85例,同时选取该队列中Gensini评分<20的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究残余胆固醇及常见血脂指标在高血压前期患者中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将高血压前期定义为收缩压120~139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80~89 mmHg。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EAS)将残余胆固醇定义为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残余胆固醇为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含量。结果 在Gensini评分≥20组中,糖尿病患者比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Gensini评分<2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脂相关的指标中,Gensini评分≥20组患者的残余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Gensini评分<2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ensini评分≥20组中对残余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残余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存在相关性(r=0.535,P<0.01)。随后继续筛选出甘油三酯≥1.7 mmol/L的患者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残余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相关性进一步增加(r=0.62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高血压前期患者中残余胆固醇(OR=8.0,5%CI为2.87~27.53,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3.6,5%CI为1.93~6.57,P<0.01)及糖尿病(OR=2.4,5%CI为1.10~5.00,P<0.05)与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显著相关。结论 残余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等因素与高血压前期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