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31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基于预后营养指数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2025, 33(2):125-134.DOI: 10. 20039/ j. cnki. 1007-3949. 2025. 02. 005

      关键词:冠心病2型糖尿病预后营养指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模型
      摘要 (38)HTML (0)PDF 11.90 M (459)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 [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391例CHD合并T2DM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年,根据有无MACE发生,分为MACE组(n=99)与非MACE组(n=292)。采用随机数字法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273)及验证集(n=118),依据训练集患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n=67)组和非MACE组(n=206)。采用Lasso回归筛选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CA)及临床影响曲线(CIC),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Lasso回归显示,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空腹血糖(FBG)、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脂蛋白(a)[Lp(a)]、PNI是CHD合并T2DM发生MACE的预测因素。基于上述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8(95%CI:0.778~0.898),验证集的AUC为0.872(95%CI:0.803~0.942),模型的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值分别为0.838、0.872,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决策曲线及临床影响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CHD合并T2DM患者发生MACE的净收益率较高,临床实用性较强。 [结论]PNI是CHD合并T2DM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基于PNI等预测因子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于预测CHD合并T2DM患者发生MACE方便临床使用,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

      2024, 32(4):319-324.

      关键词: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摘要 (204)HTML (0)PDF 3.93 M (634)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辽宁省金秋医院接受PCI术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216例,依照术后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划分为发生组(n=33)和未发生组(n=183)。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资料、术后用药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C反应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CHR)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 [结果]发生组NLR、PLR、CAR、CHR水平及Gensini评分、血小板聚集率(PAR)明显较未发生组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较未发生组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评分、LVEF、PAR、NLR、PLR、CAR、CHR是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模型校准曲线与理想模型较为接近,ROC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 [结论]NLR、PLR、CAR、CHR是影响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外周血衍生炎症标志物SII和SIR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2024, 32(7):606-612.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4.07.008.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全身炎症免疫指数全身炎症反应指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摘要 (305)HTML (0)PDF 5.60 M (3139)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免疫指数(SII)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5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二病区住院治疗的AMI患者,结合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入选246例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事件组与非事件组,进行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将除外SII和SIRI的所有变量纳入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MACE风险的因素,并将其作为显著性协变量进行校正,从而分别评估SII和SIRI与MACE风险的关系。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PCI、左心室射血分数、白蛋白水平及年龄是影响AMI患者院内发生MACE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OR=0.2,5%CI:0.194~0.960,P=0.038;OR=0.0,5%CI:0.890~0.969,P=0.001;OR=0.0,5%CI:0.621~0.845,P<0.001;OR=1.3,5%CI:1.070~1.228,P<0.001),并以此建立基础模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将SII与SIRI校正上述显著性协变量后,两者都是AMI患者院内发生MACE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5%CI:1.001~1.008,P=0.002;OR=4.7,5%CI:2.597~8.142,P<0.001)。SII和SIR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8和0.785,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34.83和1.03。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在校正显著性协变量后,SII(Nonlinear P=0.639)与SIRI(Nonlinear P=0.683)与MACE风险呈线性关系。阈值效应分析显示,当SIRI>0.93时,MACE风险开始增加。 [结论]SII和SIRI水平升高是AMI患者院内发生MACE风险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

    • 中青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 32(9):771-776.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药物洗脱支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摘要 (75)HTML (0)PDF 4.88 M (1168)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从Dryad数据库中提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回顾性研究数据,根据随访期内是否发生MACE将接受DES的中青年CAD患者分为MACE组(n=57)和非MACE组(n=321)。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将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的变量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中青年CAD患者DES植入术后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影响因素对中青年CAD患者DES植入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 [结果]MACE组患者支架直径小于非MACE组(P<0.001),累及左主干数高于非MAC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支架直径(OR=0.184,95%CI:0.084~0.405,P<0.001)和累及左主干(OR=9.319,95%CI:2.291~37.904,P=0.002)是中青年CAD患者DES植入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当支架直径>3 mm时,中青年CAD患者DES植入术后MACE发生的风险显著下降。支架直径和累及左主干联合预测中青年CAD患者DES植入术后发生MACE的AUC为0.700(95%CI:0.623~0.776)。 [结论]较小的支架直径和病变累及左主干是中青年CAD患者DES植入术后发生MACE的不良影响因素,临床工作者应给予重视。

    •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介入治疗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2023, 31(2):122-130.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3.02.004

      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列线图预测模型
      摘要 (700)HTML (0)PDF 8.97 M (977)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CAC)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CAC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血管内超声(IVUS)明确诊断为CAC并接受PCI术的406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出现MACE将研究对象分为事件组(60例)和非事件组(346例)。采用LASSO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AC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 [结果]LASSO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糖尿病、肾功能不全、Gensini评分升高和旋磨术是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最小管腔直径(MLD)增大是MACE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利用上述6个预测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后,列线图预测CAC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4(95%CI:0.767~0.875),灵敏度为0.771,特异度为0.720,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提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偏差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阈值在0~0.6之间时患者的临床净收益水平最高,提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定量评估CAC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危险程度,有助于临床医师筛选高危患者,制定个体化针对性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 NSTEMI患者血流储备分数与心肌酶谱间的关系及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2023, 31(3):253-260.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3.03.011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谱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摘要 (563)HTML (0)PDF 5.39 M (782)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心肌酶谱间的关系及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NSTEMI患者136例,均行FFR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根据术后1个月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14)、非MACE组(n=12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心肌酶谱指标、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参数及FFR技术参数,分析FFR技术参数与心肌酶谱指标、QCA参数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MACE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心肌酶谱指标、QCA参数、FFR预测MACE的价值。 [结果]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60岁患者占比升高0.55倍,GRACE评分升高0.11倍,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升高0.38倍,肌酸激酶(CK)水平升高0.22倍,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升高0.24倍,狭窄程度升高0.08倍,病变长度升高0.11倍,FFR降低11.9%,罪犯血管最小管腔面积降低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R与cTnI、CK、CK-MB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FFR与狭窄程度、病变长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GRACE评分、罪犯血管最小管腔面积后,心肌酶谱指标(cTnI、CK和CK-MB)、QCA参数(狭窄程度、病变长度)、FFR均与MACE发生有关(P<0.05);FFR预测MACE的AUC为0.885,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65.88%。 [结论]NSTEMI患者FFR与心肌酶谱指标(cTnI、CK、CK-MB)水平变化呈负相关,并可预测MACE的发生风险。

    • 血浆残余胆固醇水平与青年冠心病的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有关

      2023, 31(12):1058-1066.

      关键词:青年冠心病残余胆固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摘要 (180)HTML (0)PDF 8.73 M (557)收藏

      摘要:目的]明确残余胆固醇(RC)与青年冠心病患者远期心血管风险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11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3 200例,按照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45岁)、中年组(45~70岁)和老年组(≥70岁);根据RC水平分为高组和低组。统计分析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用KM法评估无MACE事件的生存率,Cox回归评价临床终点的预测因子。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展示RC与MACE风险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 [结果]完成随访3 112例,随访率为97.25%。其中青年组(<45岁)160例,中年组(45~70岁)2 390例,老年组(≥70岁)562例。随访时间中位数7.36年。其中864例(27.8%)经历了MACE事件。KM曲线显示,RC不是全年龄段冠心病患者远期发生MACE的预测因子(P>0.05),也不是中年组和老年组的预测因子(P>0.05);KM曲线和Cox回归发现,RC是青年冠心病患者远期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青年冠心病患者的RC每升高1 mmol/L其发生MACE的风险增加1.07倍(HR=2.7,5%CI:1.35~3.17,P<0.01);通过计算及验证,发现预测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RC最佳截断值为0.94 mmol/L,RC>0.94 mmol/L的青年冠心病患者MACE风险增加1.98倍(HR=2.8,5%CI:1.41~6.32,P<0.01);反之,RC<0.94 mmol/L的青年冠心病患者MACE风险降低66%(HR=0.4,5%CI:0.16~0.71,P<0.01)。 [结论]高血浆RC水平是青年冠心病患者远期(7.36年)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该人群RC水平的最佳截断值为0.94 mmol/L,在此水平以下可使青年冠心病患者的MACE风险降低66%。

    •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2022, 30(9):778-786, 820.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2.09.006

      关键词: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后因素Meta分析
      摘要 (941)HTML (0)PDF 6.37 M (617)收藏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及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CTO患者PCI术后MACE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10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3.6.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项队列研究,包含25 002名CTO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8个影响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年龄(RR=1.06,95%CI为1.01~1.10,P=0.01)、男性(RR=1.68,95%CI为1.17~2.42,P<0.01)、既往冠状动脉搭桥术(RR=1.50,95%CI为1.12~1.99,P<0.01)、糖尿病史(RR=1.51,95%CI为1.15~1.99,P<0.01)、肾功能不全(RR=2.91,95%CI为2.44~3.48,P<0.01)、支架内闭塞病变(RR=2.15,95%CI为1.08~4.31,P=0.03)、PCI成功(RR=0.52,95%CI为0.38~0.72,P<0.01)和最小管腔直径(RR=0.47,95%CI为0.31~0.70,P<0.01)。[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年龄、男性、既往冠状动脉搭桥术、糖尿病史、肾功能不全、支架内闭塞病变是CTO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而PCI成功和最小管腔直径是CTO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lncRNA-ZFAS1/Caspase-3轴的变化及其与急诊PCI预后的关系

      2021, 29(7):611-616.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lncRNA-ZFAS1Caspase-3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摘要 (449)HTML (0)PDF 4.73 M (681)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lncRNA-ZFAS1/Caspase-3轴的变化及其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作为STEMI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lncRNA-ZFAS1的表达水平及血清Caspase-3含量,随访STEMI患者PCI术后6个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情况,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STEMI组lncRNA-ZFAS1不同表达水平患者MACE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lncRNA-ZFAS1对STEMI患者MACE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TEMI患者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 STEMI患者外周血lncRNA-ZFAS1的表达水平及血清Caspase-3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lncRNA-ZFAS1表达水平与血清Caspase-3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STEMI组高lncRNA-ZFAS1表达患者的MACE累积发生率高于低lncRNA-ZFAS1表达患者;lncRNA-ZFAS1表达对STEMI患者MACE具有预测价值;cTnI峰值、多支病变、发病至PCI时间、Gensini积分、lncRNA-ZFAS1、Caspase-3是STEMI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结论 STEMI患者lncRNA-ZFAS1/Caspase-3轴发生显著改变,lncRNA-ZFAS1表达水平和凋亡分子Caspase-3含量增加,且与PCI术后发生MACE有关。

    • 应用药物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左主干再狭窄分叉病变的对比研究

      2021, 29(8):707-712.

      关键词:药物球囊支架内再狭窄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摘要 (827)HTML (0)PDF 4.03 M (724)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应用药物球囊(DCB)血管成形术与再次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左主干再狭窄分叉病变对患者的长期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2018年10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因左主干再狭窄分叉病变行介入治疗的患者48例,其中DCB组24例,DES组24例,术前、术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39例(81.3%)患者18个月随访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并对临床终点事件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基线资料分析表明,与DES组相比,DCB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例相似(8.3%比25.0%,P=0.25);具有较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92.9±35.1) mg/dL比(78.0±30.7) mg/dL,P=0.07],以及更多的双层支架病例(25.0%比4.2%,P=0.05),但均未达统计学意义。PCI后18个月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随访,与DES组相比,DCB组晚期管腔丢失差异无显著性[(1.06±1.10) mm比(0.84±1.15) mm,P=0.62],靶病变最小管腔直径差异无显著性[(1.68±0.96) mm比(2.06±1.21) mm,P=0.37]。中位随访时间868天,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累计发生率DCB组为25.0%,DES组为2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结论 DCB和DES在左主干再狭窄分叉病变患者中表现出相似的长期临床结局。

    上一页1234
    共4页31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