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30(8):725-730.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2.08.013
摘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的主要难题是再狭窄。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主要由巨噬细胞分泌,促进巨噬细胞内脂质积聚,从而使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介入术后,血管内皮细胞也能特异性分泌FABP4;FABP4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使之增殖和迁移形成增生内膜,并促进炎症反应,造成介入术后再狭窄。提示FABP4可能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一个重要靶点。本文简述FABP4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并就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及介入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2021, 29(10):864-868.
摘要:目的 检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水平,并探讨二者表达水平与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在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LEAOD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复查结果是否发生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n=47)和无再狭窄组(n=6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sCD163、HO-1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CD163、HO-1水平对LEAOD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EAOD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再狭窄组血清sCD163、HO-1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sCD163、HO-1诊断LEAOD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AUC分别为0.863、0.736,截断值分别为660.792 μg/L、15.067 μg/L,对应灵敏度分别为80.9%、57.4%,特异度分别为77.9%、92.6%。血清sCD163、HO-1联合检测诊断LEAOD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AUC为0.896,对应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2%、79.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清sCD163、HO-1是影响LEAOD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CD163、HO-1在LEAOD介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升高,两者参与LEAOD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及发展,提示sCD163、HO-1可能作为LEAOD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2006, 14(3):224-226.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冠状动脉循环中肾上腺髓质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浓度变化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7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冠状动脉造影后、球囊扩张后采集冠状静脉窦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肾上腺髓质素、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术后6个月或有心肌缺血复发证据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随访发现,再狭窄发生率为21.4%(15/70),再狭窄组术前及冠状动脉造影后冠状动脉循环中肾上腺髓质素、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与无再狭窄组无明显差异(p<0.05),球囊扩张后再狭窄组冠状动脉循环中肾上腺髓质素、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分别为40.1±1.1pg/L和15.0±0.4pg/L,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肾上腺髓质素为35.8±1.6pg/L,肿瘤坏死因子α为10.6±0.4pg/L),两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球囊扩张后冠状动脉循环中肾上腺髓质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术后再狭窄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