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14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血管壁面剪切应力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瘤的影响

      2024, 32(5):451-455.

      关键词:壁面剪切应力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血流动力学
      摘要 (339)HTML (0)PDF 2.94 M (1277)收藏

      摘要:血管壁面剪切应力是血流动力学的重要参数,正常的壁面剪切应力维持了血管的生理状态,而异常的壁面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瘤的病理进展关系密切,是发生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异常的壁面剪切应力通过不同发病机制破坏了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介导这两种疾病的起始、演变。文章结合近几年来的文献研究,综述了壁面剪切应力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瘤的影响。

    • 机械力信号与部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023, 31(1):34-40.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3.01.005

      关键词:机械力信号心血管疾病剪切应力拉伸应力
      摘要 (432)HTML (0)PDF 4.85 M (1186)收藏

      摘要:机械力信号对多种心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机械应力可分为拉伸应力和剪切应力,拉伸应力可影响血管中所有类型的细胞,而剪切应力主要影响内皮细胞,它们通过机械传感器的作用引起细胞内化学信号的变化,从而调控各种生命活动。剪切应力可通过调控炎症相关信号通路调节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的发生;各种机械应力可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外基质纤维化,从而增加血压,调节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并通过调控MAPK、JAK/STAT等信号途径从而调节心脏肥大的发生。文章旨在探究机械力信号与部分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阐明机械力信号诱发这些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从而加深对这些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为其治疗提供更广的思路。

    •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近三年基础研究进展

      2022, 30(9):744-752.DOI: 10.20039/j.cnki.1007-3949.2022.09.002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程序性死亡肠道微生物菌群低剪切应力非编码RNA
      摘要 (992)HTML (0)PDF 4.76 M (2945)收藏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病理过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三年来,中国学者主要致力于As模型的构建,聚焦铁死亡、焦亡、自噬、肠道微生物菌群、外泌体、氧化应激、低剪切应力、非编码RNA与As的关系,并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研究为As防治策略的选择和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以期实现临床转化。文章就近三年来中国学者围绕上述领域对As开展的基础研究作一综述。

    • 低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研究新进展

      2019, 27(5):432-438.

      关键词:低剪切应力动脉粥样硬化内皮间质转化自噬
      摘要 (1841)HTML (0)PDF 3.63 M (1160)收藏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动脉内膜损伤诱导性增生,好发于动脉的分叉和分支等低剪切应力(LSS)区域。LSS通过激活细胞上的膜感受器和细胞内信号转导而调节基因表达以及表型的转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LSS与内皮细胞炎症、内皮间质转化、内皮细胞自噬间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期望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 受剪切应力调控的microRNAs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7, 25(12):1287-1290.

      关键词:剪切应力microRNAs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 (1453)HTML (0)PDF 2.41 M (701)收藏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As好发于异常的剪切应力部位,受剪切应力调控的microRNAs被称为“剪切应力敏感性microRNAs”。剪切应力敏感性microRNAs参与As发病机制的多个环节,本文主要就剪切应力敏感性microRNAs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自噬干预对低剪切应力下血管内皮细胞eNOS和ET-1表达的影响

      2014, 22(9):875-880.

      关键词:剪切应力; 自噬; 血管内皮功能;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素1
      摘要 (1267)HTML (0)PDF 2.22 M (1080)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自噬干预对低剪切应力下血管内皮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内皮素1(ET-1)表达的影响。方法 ApoE-/-小鼠高脂饮食喂饲12周,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自噬标志物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和p62的表达。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新西兰大白兔颈总动脉置于体外灌流系统,分别以低剪切应力(5 dyne/cm2)和正常剪切应力(15 dyne/cm2)灌流1 h,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LC3Ⅱ和p62的表达;在此基础上,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和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rapamycin)孵育低剪切应力处理后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兔颈总动脉30 min,观察自噬干预对低剪切应力诱导的eNOS和ET-1表达的影响。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Beclin1、LC3Ⅱ和p62的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剪切应力组相比,低剪切应力组Beclin1、LC3Ⅱ及p62的表达明显增加;雷帕霉素上调低剪切应力下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离体血管eNOS的表达,抑制ET-1的表达;3-MA则进一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离体血管eNOS的表达,上调ET-1的表达。结论 低剪切应力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自噬从而抑制eNOS表达、上调ET-1表达,增强自噬能改善该过程。

    • 异常剪切应力上调组织蛋白酶L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表达

      2011, 19(3):261-261.

      关键词:异常剪切应力组织蛋白酶L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 (1181)HTML (0)PDF 959.55 K (1102)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在异常剪切切应力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探讨Cathepsin L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套环法建立兔颈总动脉局部狭窄的动物模型,喂养4周;数值模拟法模拟局部狭窄远心端和近心端流场特性以及剪切应力分布;酶法测定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HDL水平;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油红O染色观察病变处脂质的蓄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thepsin L的表达。结果4周后,兔血脂水平没有明显改变。套环形成局部狭窄后,颈总动脉血流流场发生显著的扰动,狭窄远心端有涡流以及二次流形成;狭窄近心端形成局部高剪切应力区域,而在远心端形成振荡的低剪切应力区域(0~0.3 Pa)。HE染色显示颈总动脉狭窄的近心端和远心端均有明显的内膜增生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近心端比远心端病变更严重。油红O染色显示有大量的脂质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病变中有大量的Cathepsin L表达,主要分布于斑块中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并且近心端Cathepsin L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远心端量,而对照侧血管仅有微量的Cathepsin L表达。结论切应力特性调节Cathepsin L的表达,Cathepsin L可能在异常剪切应力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 剪切应力-内皮细胞-Caveolin-1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2009, 17(3):237-240.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剪切应力内皮细胞Caveolae/Caveolin-1信号通路
      摘要 (1115)HTML (0)PDF 4.56 M (868)收藏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单纯的脂质浸润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免疫炎症学说等都不能解释一个现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局部好发性。但一个共同的事实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好发的局部都存在血流动力学的异常。血流剪切应力异常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重要原因。但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如何影响血管壁功能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也就是说剪切应力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局部好发性的关系并未完全阐明。剪切应力-内皮细胞-Caveolin-1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知血流剪切应力-内皮细胞-Caveolin-1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 沙利度胺抑制异常剪切应力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2009, 17(7):515-518.

      关键词:剪切应力动脉粥样硬化新西兰兔颈总动脉沙利度胺
      摘要 (1105)HTML (0)PDF 4.14 M (1074)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沙利度胺对异常剪切应力诱导的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兔分为3组,每组13只:正常饮食组、高脂组(给予2%高胆固醇饮食)和高脂加药组(2%高胆固醇饮食+20mg/kg沙利度胺)。39只新西兰兔均予以右颈总动脉硅胶管套环,套环长度为8mm,内径为1.4mm。9周后处死动物,0周和第9周收集血清测量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标水平。2个月后宰杀动物,取整条颈总主动脉行苏丹Ⅳ染色检测病变面积,HE染色检测病变的病变程度。结果0周和9周时三组动物体重差异没有显著性,一般体征无明显变化,表明动物对沙利度胺有很好耐受性。高脂组和高脂加药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血清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高脂组和高脂加药组血脂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颈总动脉苏丹Ⅳ染色结果发现,高脂组远心段和近心段有明显的红染区域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且近心段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更加明显,狭窄段基本上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高脂加药组主要在近心段有少量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存在;正常饮食组整条颈总动脉都无可见动脉粥样硬化病变。HE染色发现,高脂组近心段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存在,管腔明显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有大量的脂质蓄积和细胞浸润;高脂组套环段管壁明显变薄,无明显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存在;高脂组远心段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较近心段轻。高脂加药组仅在近心段有内膜增生病变存在。正常饮食组内膜无明显改变。结论剪切应力改变可以导致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沙利度胺对异常剪切应力诱导的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 异常剪切应力促兔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Caveolin-1/VEGFR-2表达调节相关性

      2009, 17(7):589-589.

      关键词:剪切应力动脉粥样硬化Caveolin-1VEGFR-2套环新西兰兔颈总动脉
      摘要 (1046)HTML (0)PDF 962.04 K (1045)收藏

      摘要:目的论证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剪切应力的改变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以及阐明体内异常剪切应力对血管壁Caveolin-1和VEGFR-2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给予26只新西兰兔右颈总动脉硅胶管套环后雌雄均等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和高脂组(2%的高胆固醇饮食),9周后处死动物,0周和第9周收集血清测量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采集标本,苏丹Ⅳ和HE染色观察颈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RT-PCR、....

    上一页12
    共2页14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