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9(4):286-294.
摘要:目的 探讨泽泻白术配伍改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及其与胆固醇逆转运的相关性。方法高脂饮食喂养ApoE-/-小鼠构建As动物模型,随后以泽泻白术配伍干预。超声测量颈总动脉管壁厚度和管腔直径,HE染色检测动脉形态学改变,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内脂质沉积情况,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脏内的胆固醇逆转运蛋白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肝X受体α(LXRα)、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和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的表达。结果 泽泻白术配伍显著改善模型鼠的颈总主动脉管壁厚度和管腔直径,抑制模型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MMP-2和MMP-9的表达,降低TC、TG和LDL水平,增加HDL表达,促进肝脏内的胆固醇逆转运相关蛋白SIRT1、LXRα、ABCA1和SR-BⅠ表达,减轻脂质在肝脏的沉积。结论 泽泻白术配伍可能通过SIRT1-LXRα-ABCA1/SR-BⅠ通路促进胆固醇逆转运,减轻肝脏内脂质沉积,改善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壁增厚和血管狭窄,从而发挥抗As作用。
2021, 29(10):864-868.
摘要:目的 检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水平,并探讨二者表达水平与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在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LEAOD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复查结果是否发生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n=47)和无再狭窄组(n=6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sCD163、HO-1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CD163、HO-1水平对LEAOD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EAOD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再狭窄组血清sCD163、HO-1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sCD163、HO-1诊断LEAOD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AUC分别为0.863、0.736,截断值分别为660.792 μg/L、15.067 μg/L,对应灵敏度分别为80.9%、57.4%,特异度分别为77.9%、92.6%。血清sCD163、HO-1联合检测诊断LEAOD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AUC为0.896,对应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2%、79.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清sCD163、HO-1是影响LEAOD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CD163、HO-1在LEAOD介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升高,两者参与LEAOD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及发展,提示sCD163、HO-1可能作为LEAOD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2018, 26(3):321-324.
摘要:加强胆固醇逆向转运(RCT)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microRNA(miRNA)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调控,研究发现多个miRNA参与RCT调控,其通过对RCT的关键蛋白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和受体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的调控而发挥作用。目前已发现多种miRNA可抑制ABCA1和SR-BⅠ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抑制RCT和胆固醇流出,本文拟就负性调控RCT的miRNA进行综述。
2018, 26(4):325-328.
摘要:胆固醇逆向转运(RCT)异常导致脂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重要环节,探讨介导RCT的关键蛋白在脂代谢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对阐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期专题收集的论文探讨了利拉鲁肽、苦瓜素以及生长分化因子11对细胞胆固醇流出及介导RCT中关键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ABCG1和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RCT关键蛋白参与药物或小分子物质调控胆固醇流出的分子机制。
2018, 26(11):1177-1183.
摘要:清道夫受体B族I型(SR-BI)是细胞膜上首个被定义为高密度脂蛋白(HDL)受体的糖蛋白,其介导细胞选择性摄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影响细胞胆固醇平衡、炎症表型。肝脏SR-BI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与HDL的代谢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密切相关,并且已发现人类存在SR-BI基因多态性。本文重点从SR-BI结构、功能、调节及其对As的作用进行综述。
2017, 25(2):140-144.
摘要: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巨噬细胞泡沫化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并从清道夫受体调控的角度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 6周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 高脂饮食+低剂量大蒜素组、高脂饮食+高剂量大蒜素组。采用血脂检测试剂盒测定小鼠血脂水平;使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形成面积和腹腔巨噬细胞泡沫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中清道夫受体SR-A和CD36表达以及JNK和p38激酶磷酸化水平。结果 大蒜素可呈剂量依赖性降低高脂饮食小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P<0.05),并显著减少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以及腹腔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形成(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蒜素不仅抑制高脂饮食所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中SR-A和CD36表达的增加(P<0.05) ,还能够显著减少JNK和p38激酶磷酸化水平。结论 大蒜素减少SR-A和CD36表达,并抑制JNK和p38激酶激活,从而发挥抗泡沫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017, 25(12):1201-1206.
摘要:目的 探讨清道夫受体CD36在羧甲基赖氨酸(CML)抑制泡沫细胞迁徙中的作用。 方法 (1)首先观察CML对RAW264.7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和细胞迁移的影响,继之观察泡沫细胞中CML与CD36的相互作用,实验分为:对照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组(40 mg/L ox-LDL)、CML组(40 mg/L ox-LDL + 10 μmol/L CML);(2)观察CD36在CML抑制泡沫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实验分两部分:首先观察CD36抑制剂SSO对RAW264.7泡沫细胞迁移的影响,分对照组(40 mg/L ox-LDL+10 μmol/L CML)和SSO组(40 mg/L ox-LDL+10 μmol/L CML+25 μmol/L SSO);其次观察不同受体阻断对CML抑制泡沫细胞迁移的影响,分对照组(40 mg/L ox-LDL+10 μmol/L CML),anti-CD36组(40 mg/L ox-LDL+10 μmol/L CML+ 2 μmol/L anti-CD36),anti-RAGE组(40 mg/L ox-LDL+10 μmol/L CML+2 μmol/L anti-RAGE),malBSA组(40 mg/L ox-LDL+10 μmol/L CML+400 nmol/L malBSA)。连续24 h 1%BSA的培养基培养干预后进行相关检测(油红O染色、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免疫共沉淀实验、CD36免疫荧光染色等)。 结果 胆固醇氧化酶法定量及油红O染色定性显示CML可以有效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脂滴的蓄积并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键组分泡沫细胞。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x-LDL组中迁移泡沫细胞数减少43.5%(P<0.05);与ox-LDL组相比,CML使泡沫细胞迁移数目减少49.2%(0.287±0.031比0.565±0.061,P<0.05),表明CML抑制RAW264.7源性泡沫细胞迁移。免疫共沉淀实验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泡沫细胞中CML-CD36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进一步的,用SSO或中和性抗体anti-CD36阻断CD36和清道夫受体抑制剂malBSA阻断所有清道夫受体情况下,迁移的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anti-CD36组细胞迁移指数为malBSA组的81.3%(2.35±0.39比2.89±0.41,P<0.05)。 结论 清道夫受体CD36是CML抑制RAW264.7泡沫细胞迁移的关键受体。
2014, 22(06):553-557.
摘要:目的 观察高糖对 HDL调节THP-1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50 mg/L ox-LDL、50 mg/L ox-LDL+50 mg/L HDL、50 mg/L ox-LDL+50 mg/L HDL+20 mmol/L D-葡萄糖、50 mg/L HDL、50 mg/L HDL+20 mmol/L D-葡萄糖孵育THP-1巨噬细胞24 h,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 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D36、PPARγ、p-PPARγ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加用HDL组明显减少脂质蓄积,加用HDL组的CD36 mRNA 和蛋白的表达下调,PPARγ的mRNA 和蛋白及p-PPARγ的蛋白表达上调;而同时加用50 mg/L HDL和 20 mmol/L葡萄糖组CD36和PPARγ的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而p-PPARγ的表达下调(P<0.05),并促进脂质蓄积。结论 高糖可使HDL 抑制CD36表达及脂质蓄积的作用减弱。
2014, 22(8):817-822.
摘要:目的 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基因外显子1和内含子5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中国天津地区汉族人群血脂水平和冠心病发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测定370例冠心病患者和143例正常对照者SR-BⅠ基因外显子1的AluI酶切基因型及内含子5的ApaI酶切基因型,分析其与血脂水平、冠心病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中内含子5均仅发现CC基因型。SR-BⅠ外显子1等位基因G、A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988、0.012和0.997、0.003。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外显子1 AluI酶切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冠心病组男性患者中,外显子1基因多态性变异组(GA+AA基因型亚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Ⅰ水平高于无变异组(GG基因型亚组)。结论 SR-BⅠ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天津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易感性及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无关,但冠心病患者SR-BⅠ基因外显子1 A等位基因可引起男性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Ⅰ水平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