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6(3):244-246.
摘要:ATP结合盒转运体A1介导细胞胆固醇流出,在新生高密度脂蛋白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已被普遍接受,但其机制尚未很好阐明。近来研究显示ABCA1活性可使细胞表面产生两种高亲和力载脂蛋白AI结合部位:载脂蛋白AI/ABCA1直接相互作用的低容量结合部位和载脂蛋白AI/脂质相互作用的高容量结合部位。一个关于ABCA1介导细胞胆固醇流出到载脂蛋白AI及新生高密度脂蛋白形成机制的三步学说已提出。第一步:载脂蛋白AI与ABCA1结合引起细胞膜磷脂转位,导致膜磷脂不对称分布。第二步:膜磷脂不对称分布产生膜张力,导致突出膜外囊泡突起状载脂蛋白AI高容量结合部位形成。第三步:载脂蛋白AI与高容量结合部位脂质结合,导致高容量结合部位脂质自发溶解和载脂蛋白AI脂质化,形成新生高密度脂蛋白。此步反应是整个过程的限速步骤。细胞内也存在载脂蛋白AI脂质化部位,这一过程也是由ABCA1介导的。
2008, 16(5):345-348.
摘要:目的探讨脂蛋白(a)免疫复合物对U937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物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天然脂蛋白(a)、氧化型脂蛋白(a)及其免疫复合物作用U937细胞,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U937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U937细胞低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1(0.076±0.012),而高表达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0.973±0.031)。等量的天然脂蛋白(a)、氧化型脂蛋白(a),及其免疫复合物作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mRNA表达量分别为0.361±0.016,0.330±0.019,0.106±0.006和0.089±0.008;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量分别为0.229±0.017,0.360±0.018,0.157±0.025和0.967±0.031。天然脂蛋白(a)对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R-NA表达没有影响。氧化型脂蛋白(a)引起基质金属蛋白酶1轻度表达,但显著地下调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而天然、氧化型脂蛋白(a)免疫复合物均非常显著地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降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mRNA表达(P<0.001),且较氧化型脂蛋白(a)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作用更为显著(P<0.001),并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脂蛋白(a)免疫复合物增强U937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mRNA表达,下调其抑制物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
2008, 16(6):421-423.
摘要:高密度脂蛋白重构是细胞外间隙产生含少量脂质或无脂质的载脂蛋白AI的重要途径。“细胞核肝X受体-ATP结合盒转运体A1-载脂蛋白AI”通路对调控细胞胆固醇流出、调节细胞内环境稳定是十分重要的,并在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起始步骤—细胞胆固醇流出中起关键作用。炎症状态下高密度脂蛋白重构增强,这对机体急性相反应是一种保护作用,慢性炎症及持续增强高密度脂蛋白重构导致高密度脂蛋白分解加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具有潜在危害性。
2007, 15(2):145-147.
摘要:目的开发并利用了一种新的免疫学方法以检测人血清载脂蛋白AⅤ含量,进而观察健康中国人群中血清载脂蛋白AⅤ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血脂用酶法及匀相测定法测定;应用针对不同抗原位点的抗重组载脂蛋白AⅤ单克隆抗体配对,形成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以检测人血清载脂蛋白AⅤ。结果92例健康中国人群血清载脂蛋白AⅤ浓度为182.7±104.7μg/L(5.4~455.6μg/L)。所有研究对象中血清载脂蛋白AⅤ浓度与甘油三酯呈负相关(r=-0.225,P=0.031),在女性中更为显著(r=-0.496,P=0.001)。所有研究对象载脂蛋白AⅤ浓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453,p<0.001),在女性中更为显著(r=0.617,p<0.001)。载脂蛋白AⅤ浓度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均不相关。载脂蛋白AⅤ浓度与体质指数呈负相关(r=-0.345,P=0.001),在女性中更显著(r=-0.456,P=0.002)。结论人血清中载脂蛋白AⅤ含量极低,并与甘油三酯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体质指数呈负相关。
2007, 15(6):473-475.
摘要: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介导血浆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之间胆固醇酯、磷脂和甘油三酯的转运,直接关联各种脂蛋白分子的组成、大小和浓度,在胆固醇的逆向转运中起关键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有多种突变,基因突变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浓度和活性发生改变,并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等显著的脂代谢异常。雌激素对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也有调节作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在小颗粒致密的B型低密度脂蛋白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大而轻的A型低密度脂蛋白在高甘油三酯的条件下,经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介导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甘油三酯与低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酯交换,导致典型的A型低密度脂蛋白变成强致病性的B型低密度脂蛋白。
2007, 15(7):539-539.
摘要:脂蛋白(a)是由类似于LDL的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组成的一种特殊脂蛋白,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绝大多数脂蛋白(a)测定方法是以载脂蛋白(a)为抗原、用免疫法测定脂蛋白(a)总质量。但是,由于脂蛋白(a)中载脂蛋白(a)分子大小的高度不一致性、脂蛋白(a)中蛋白组成的不同、载脂蛋白(a)与纤溶酶原的同源性等,脂蛋白(a)的免疫测定存在很多问题,实验室间结果可比性差,标准化难度很大。测定脂蛋白(a)胆固醇[脂蛋....
2007, 15(7):539-540.
摘要: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均非单一的脂蛋白颗粒,按颗粒大小,HDL可大致分为HDL2和HDL3,LDL分为LDLa和LDLb。大量研究显示,HDL和LDL亚类可能是比HDL和LDL更有效的心血管病危险预示指标。测定HDL和LDL亚类的方法有多种,但定量不够准确、不同方法结果缺乏可比性。脂蛋白(a)是由类似于LDL的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组成的一种特殊脂蛋白,脂蛋白(a)升高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绝大多数脂蛋白(a)测定是利用免疫学方法....
2007, 15(7):558-559.
摘要:目的载脂蛋白AI是高密度脂蛋白(HDL)中主要的蛋白质,它是细胞胆固醇逆向转运(RCT)的特殊重要因素。载脂蛋白AI能与磷脂,多种血浆因子及细胞膜受体结合,可以激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起着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移出,酯化,转移,以及调节HDL代谢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载脂蛋白水平主要是载脂蛋白AI的水平对HDL亚类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向电泳-免疫印迹检测法分析了545例受试者血浆HDL亚类的组成及含量。应用在受试人群呈?...
2007, 15(8):644-647.
摘要:β2-糖蛋白Ⅰ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形成2β-糖蛋白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复合物,它在体内存在与否和高氧化应激状态、炎症有关。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一些伴有心血管病变的有慢性炎性反应的疾病患者血清β2-糖蛋白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复合物水平明显升高,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还可检测到复合物自身抗体的存在。体外实验显示,β2-糖蛋白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复合物与其自身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通过Fcγ受体途径被巨噬细胞摄取,这可能是导致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被巨噬细胞摄取的主要路径之一。
2007, 15(11):865-868.
摘要:目的建立血清脂蛋白(a)胆固醇的准确测定方法。方法血清与含脯氨酸的溴化钠溶液混合,使背景密度为1.044,超速离心;用含2-巯基乙醇的溴化钠溶液将底部组分的密度调节至1.040,再次超速离心,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顶部组分胆固醇即为脂蛋白(a)胆固醇。结果用2-巯基乙醇使脂蛋白(a)解离,使成为不含载脂蛋白(a)的脂蛋白(a),脂蛋白(a)解离前后存在明显密度分界区域,使脂蛋白(a)的分离和测定成为可能。测定脂蛋白(a)胆固醇的批内和总变异系数分别为1.84%~2.17%和2.85%~4.29%。结论建立新的血清脂蛋白(a)胆固醇测定方法,方法精密、可靠,可望在脂蛋白(a)测定标准化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