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1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苯妥英钠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

      2007, 15(10):743-746.

      关键词:内科学苯妥英钠球囊损伤内膜增生再狭窄细胞外基质
      摘要 (1190)HTML (0)PDF 4.49 M (867)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苯妥英钠促进创伤修复的特殊药理学作用在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修复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颈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模型,术后大鼠分为苯妥英钠组和损伤组。术后28天处死大鼠,取双侧颈总动脉,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血管病理学染色分析。结果术后28天,苯妥英钠组内膜面积(0.154±0.018mm2比0.204±0.054mm2,p<0.01)、内膜/中膜面积比(1.70±0.08比2.26±0.46,p<0.01)、再狭窄率(59.5%±3.2%比75.9%±13.3%,p<0.01)均小于损伤组,管腔面积(0.106±0.024mm2比0.063±0.034mm2,p<0.01)大于损伤组;内膜细胞密度(72.18±20.08/cm2比84.85±10.77/cm2,p<0.05)、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9.89±7.63个/200倍视野比23.03±13.95个/200倍视野,p<0.0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细胞数(30.91±20.05/200倍视野比61.81±16.57个/200倍视野,p<0.01)均小于损伤组;新生内膜中有少量胶原组织增生,但组间血管胶原面积和密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28天,苯妥英钠可以抑制损伤血管内膜增生过程中的细胞增生,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和管腔狭窄具有抑制作用。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1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