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白藜三醇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致平滑肌细胞核因子-κB活化及蛋白激酶Cα表达的干预

      2003, 11(7):617-621.

      关键词:药理学白藜三醇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电泳流动漂移技术白藜三醇核因子κB蛋白激酶Cα红葡萄酒
      摘要 (987)HTML (0)PDF 5.57 M (949)收藏

      摘要:为探讨红葡萄酒的最有效成分之一白藜三醇拮抗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核因子活性和蛋白激酶Ca表达的影响,以培养幼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和/或白藜三醇,采用噻唑蓝法、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同处理组平滑肌细胞增殖及核因子的活性和蛋白激酶Ca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不同浓度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的系统所产生的氧自由基可明显增加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核因子的活性和蛋白激酶蛋白Ca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白藜三醇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氧自由基对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和核因子的活性,并下调蛋白激酶Ca的表达水平;其中以终浓度100μmol/L的白藜三醇对氧自由基介导的核因子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终浓度200μmol/L的白藜三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及蛋白激酶Ca表达的抑制作用最强。实验结果提示,红葡萄酒的有效成分白藜三醇可能是通过抑制核因子的诱导合成而阻断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所产生氧自由基的促蛋白激酶Ca的表达效应,进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不同阶段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壁核因子κB活化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蛋白激酶Cα表达的变化

      2002, 10(4):312-315.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核转录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激酶C
      摘要 (1059)HTML (0)PDF 4.22 M (1012)收藏

      摘要:为了解核因子κB活化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蛋白激酶Cα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不同阶段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组织核因子κB活性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蛋白激酶Cα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核因子κB活性呈逐渐增高趋势,在4周时即有升高,其峰值出现于1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P<0.01);其三个不同时相点的核因子κB活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组织4周时可见低水平的表达,12周时呈强阳性表达,表达部位以新生内膜及中膜为主。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组织4周时可见较弱的蛋白激酶Cα蛋白表达,主要在新生内膜,12周时蛋白激酶Cα蛋白呈强阳性表达,表达部位以新生内膜及中膜为主。原位杂交检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组织4周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表达明显上调,阳性信号主要集中于新生内膜,12周时则呈强阳性表达,表达部位以新生内膜及中膜为主。不同阶段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组织蛋白激酶CαmRNA表达变化其分布和强度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相类似。通过上述实验结果,结合细胞增殖调控的理论基础,我们推测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后,动脉壁血管细胞受多种因素刺激而激活蛋白激酶C,活化的蛋白激酶C在细胞浆内磷酸化胞浆内转录因子核因子κB,后者转位于核,核因子κB核移位启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从而导致多种细胞的增殖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2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