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31(5):432-440.DOI: 10.20039/j.cnki.1007 3949.2023.05.010
摘要:脂肪组织纤维化是指脂肪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发生不当重塑并造成异常沉积。脂肪组织纤维化作为脂肪组织功能障碍的重要标志,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而逆转脂肪组织纤维化,有助于恢复脂肪组织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改善肥胖等患者代谢异常情况。文章总结了脂肪组织纤维化病理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逆转脂肪组织纤维化的潜在药物靶点,以期为深入了解这一病理过程,研发治疗药物提供方向。
2021, 29(9):761-769.
摘要:目的 使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TCMSP)数据库筛选川芎的活性成分及质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药物靶点。在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出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运用Cytoscape绘制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使用Omicshare对相关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与KEGG富集分析。运用DockThor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获得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167个相关治疗靶点,通过网络拓扑分析发现钙敏感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等46个靶点为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发现川芎在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成多方面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川芎可能通过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等多条代谢通路来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结论 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证实了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特点。预测了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为其后续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2019, 27(2):169-174.
摘要: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是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的一种调节亚基,是催化蛋白质合成起始的关键蛋白。以往研究证实,磷酸化的eIF2α对蛋白质的合成能够起到负反馈调控的作用;最近研究发现,磷酸化的eIF2α还能特异性激活某些mRNA的翻译以合成特定蛋白质来调节靶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eIF2α在动脉粥样硬化、肺动脉高压、肿瘤等增殖性疾病中差异表达,这些证据提示eIF2α可能在人类心血管病和肿瘤等增殖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探讨eIF2α在增殖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对于人类心血管病和肿瘤等增殖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2018, 26(4):407-413.
摘要: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丹参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在中医药数据库和文献收集筛选丹参有效成分信息的基础上,应用PharmMapper预测化学成分的已知靶点与潜在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注释分析和GO富集分析。根据丹参的潜在靶点预测和富集分析的结果运用Cytoscape构建成分-预测靶点网络模型、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及成分-靶点-生物过程网络模型,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 丹参的16个化学成分返回了344个潜在靶点,并获得了6条相关信号通路和28个生物过程。其中生物过程可分为四个模块——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抗氧化作用、抗斑块形成、调理血脂水平。结论 这些发现体现了丹参对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的分子机制。不仅为丹参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及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同时对丹参等传统中药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范式。
2017, 25(6):640-643.
摘要:单纯性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肾囊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单纯性肾囊肿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但肾囊肿的大小、位置、数量等与高血压的关系尚不明确,且二者之间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可能机制进行系统综述,以明确单纯性肾囊肿能否作为高血压的独立预测指标及临床干预靶点。
2014, 22(12):1292-1296.
摘要:内皮细胞微粒是内皮细胞在活化或凋亡时释放的一种直径约0.1~1μm的微粒。目前的研究证实内皮细胞微粒是内皮功能障碍的一种关键标志,早期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是防治内皮功能障碍的关键途径,本文就针对以内皮细胞微粒为治疗靶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一概述。
2011, 19(3):234-234.
摘要:<正>磷脂转运蛋白(phospholipid transfer protein,PLTP)的研究始于1970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两位学者Wirtz和Zilversmit,他们发现这个蛋白可以介导磷脂在细胞器、细胞膜和血浆脂蛋白之间的交换。但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一直争论不休,直至30年后的2001年作者所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iang、Qin和Tall等学者发现该蛋白在三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鼠的表达缺陷
2009, 17(7):505-509.
摘要:PCSK9是一个新发现不久的与脂质代谢调节密切相关的基因。目前对其分子结构、分布、基因突变及表达调节和通过调节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降解等功能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对PCSK9作用底物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使得对其功能研究受到了局限。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针对PCSK9的药物研发已经且必将是动脉粥样硬化防治领域的一个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