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9(3):222-231.
摘要:目的 探讨过表达Bax抑制剂1(BI-1)基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对照的腺病毒载体组(Ad-EGFP组)、过表达BI-1的腺病毒载体组(Ad-BI-1组)、环孢素A(CsA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后,TTC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qRT-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I-1 mRNA表达。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并按细胞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H/R组)、对照的腺病毒载体组(Ad-EGFP组)、过表达BI-1的腺病毒载体组(Ad-BI-1组)、环孢素A(CsA组),免疫荧光法检测BI-1的亚细胞定位,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BI-1蛋白表达,Calcein-AM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细胞色素C(CytC)及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Ad-EGFP组、Ad-BI-1组、CsA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增加,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多,心肌线粒体结构受损显著加重(P<0.05);而与I/R组或Ad-EGFP组相比,Ad-BI-1组、CsA组大鼠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qRT-PCR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Ad-EGFP组、CsA组中BI-1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而Ad-BI-1组BI-1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成功分离乳鼠心肌细胞,免疫细胞结果显示BI-1主要定位于心肌细胞内质网;与对照组相比,H/R组、Ad-EGFP组、Ad-BI-1组及CsA组的Calcein-AM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而Ad-BI-1组及CsA组较H/R组细胞明显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R组、Ad-EGFP组、CsA组中BI-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Ad-BI-1组BI-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此外,在大鼠心肌组织中,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Ad-EGFP组、Ad-BI-1组与CsA组大鼠的Bcl-2/Bax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而Ad-BI-1组及CsA组大鼠的Bcl-2/Bax比值明显高于I/R组(P<0.05),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亦较I/R组明显降低(P<0.05)。CytC表达结果显示,在心肌组织总蛋白中,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Ad-EGFP组、Ad-BI-1组及CsA组大鼠中CytC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且后四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心肌细胞线粒体中,I/R组、Ad-EGFP组、Ad-BI-1组及CsA组大鼠的CytC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且Ad-BI-1组及CsA组大鼠较I/R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过表达BI-1基因能够缩小MIRI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肌细胞的凋亡并改善线粒体结构及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过表达BI-1通过改变Bcl-2/Bax比值,抑制MPTP的开放,减少细胞CytC的释放,降低凋亡蛋白Caspase-3及Caspase-9的活化而发挥上述作用。
2012, 20(1):11-15.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中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阿托伐他汀干预,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组及阿托伐他汀组,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和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衰老,并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Western blot法分析各组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组存活的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81.90%±0.04%;约80%的细胞呈现β-半乳糖苷酶活性阳性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证实细胞衰老;与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Bax比值显著增加(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老化,从而复制细胞衰老。Bcl-2、Bax蛋白表达的失衡可能是血管衰老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阿托伐他汀有一定的延缓血管衰老的作用。
2012, 20(7):600-604.
摘要: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和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及LOX-1在吡格列酮调节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中的作用。方法清洁型SD大鼠2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9)、高脂饮食组(n=17),高脂饮食组喂养12周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n=8)和吡格列酮组(n=9),分别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血脂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LOX-1、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高脂饮食组喂养12周后,血脂明显升高(p<0.01);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主动脉血管内皮基本完好,偶有脱落,平滑肌细胞增殖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主动脉LOX-1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和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吡格列酮组主动脉LOX-1和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和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脂饮食可引起主动脉LOX-1和凋亡蛋白Bax、Bcl-2及Bcl-2/Bax比值的改变,而吡格列酮可降低血脂,调节LOX-1和凋亡蛋白表达,抑制内皮细胞凋亡,从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进程。
2011, 19(1):29-33.
摘要:目的研究PCSK9siRNA在抗ox-LDL诱导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凋亡中对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ox-LDL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不同时间,免疫印迹法检测Bax、Bcl-2表达变化。应用Lipofectamine2000分别转染30、50 nmol/L和80 nmol/L PCSK9 siRNAs 进THP-1 源性巨噬细胞中,作用24 h后加入ox-LDL 处理48 h ,免疫印迹法分析细胞Bax、Bcl-2表达,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形态评价细胞凋亡。结果随着ox-LDL浓度的增加,Bax蛋白表达上调,而Bcl-2蛋白表达下调,呈浓度依赖性, 80 μg/mL ox-LDL处理组作用最为明显;80 μg/mL ox-LDL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不同时间后,Bax蛋白表达上调,而Bcl-2蛋白表达下调,呈时间依赖性,48 h处理组作用最为明显;PCSK9 siRNA能明显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且均呈浓度依赖性;Hoechst33258染色显示,PCSK9 siRNA转染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PCSK9 siRNA在抗ox-LDL诱导的THP-1 源性巨噬细胞凋亡中下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
2011, 19(3):211-215.
摘要:目的观察菟丝子黄酮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菟丝子黄酮低、高剂量组和消心痛组。再灌注结束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DNA末端标记法计算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Bcl-2和Bax蛋白表达,计算Bcl-2/Bax值。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心肌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凋亡指数显著增高(P<0.01),Bcl-2和Bax蛋白表达增强(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菟丝子黄酮低、高剂量组及消心痛组能降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含量和凋亡指数(P<0.01),增加Bcl-2而减少Bax的表达(P<0.01)。结论菟丝子黄酮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与消心痛效果相近。
2011, 19(7):557-560.
摘要: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干预过氧化氢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及对凋亡调控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300μmol/L过氧化氢组及二苯乙烯苷预处理组,采用MTT法、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二苯乙烯苷对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结果内皮细胞经过氧化氢处理后,其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凋亡率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加,Bcl-2/Bax比值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经二苯乙烯苷预处理后,细胞增殖率显著提高,凋亡率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减少,Bcl-2/Bax比值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二苯乙烯苷可通过调节Bcl-2/Bax表达而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减少内皮细胞损伤。
2011, 19(8):665-674.
摘要:目的通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未成熟心肌细胞中Bax、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原代乳鼠未成熟心肌细胞,通过缺氧复氧建立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氧复氧前期给予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处理,通过聚合酶链反应仪检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干预后心肌细胞的Bax mRNA和Bcl-2 mRNA表达情况。结果缺氧复氧前短期给予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可下调乳鼠未成熟心肌细胞Bax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结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可以提高未成熟心肌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能力,而对心肌细胞凋亡这种保护作用与心肌细胞Bcl-2和Bax的表达相关。
2010, 18(7):539-541.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家兔动脉粥样斑块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立普妥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组,对比观察各组家兔斑块面积大小及斑块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组和立普妥组动脉粥样斑块面积低于模型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平滑肌细胞内Bcl-2和Bax的阳性细胞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增高(P><0.05),立普妥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组平滑肌细胞、泡沫细胞Bax的阳性细胞表达下调,Bcl-2的阳性细胞表达轻度上调,银杏叶提取物组Bax/Bcl-2降低。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下调Bax/Bcl-2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减少内皮细胞受损,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2009, 17(7):602-602.
摘要: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hUVEC,取2~5代用于实验,培养的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1-7)组和AngⅡ+Ang(1-7)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Bcl-2和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ngⅡ(10-6mol/L)可以诱导hUVEC凋亡率明显增加,与对照?...
2007, 15(5):369-373.
摘要: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及治疗对照组于再灌注前5min静脉注射MG-132(0.75mg/kg),缺血再灌注组及假手术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G-132能显著抑制心肌梗死周围组织嗜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治疗组核因子κB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再灌注2h、6h及24h亚组凋亡指数较缺血再灌注组同时间点显著下降;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Bax的积分光密度值降低(p<0.05),Bcl-2蛋白水平明显上调,Bcl-2/Bax比值显著增加。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抑制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凋亡,具有心肌保护作用。